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化与语言的相互依存,使化教学日益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结合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讨论了化差异敏感性与跨化交际能力的正比关系,探讨了化差异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化差异教学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2.
全球化给青年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视野的冲突与融合中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 ,努力成长为“四有”新人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应是每一个中国青年必须具备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23.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分析、评价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渊源、养生价值以及太极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把太极拳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于世界的任务。  相似文献   
24.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霸权和对黑人形象的扭曲也恰恰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25.
文化生产场域的生成不仅为文化生产者提供了游戏的空间,同时也区分了文化资本的富有者和贫乏者,文化资本数量上的落差导致了符号权力关系的建立;对文化资本功效和意义的认可赋予了它足够的价值,在价值认可的基础上,文化生产者的符号权力得以合法化;而文化资本的符号特性往往会造成文化生产者本身的符号化,关于作者的各种神话被创造出来,他们的符号权力因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6.
以“仁”为核心的儒学重于弘扬人的集体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即“情”的一面;道教、佛教则侧重于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本体意识,即“性”的一面。历代封建志士力求二者兼取,但未有几人能兼顾。杜甫既有以“仁政”为标准的“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又有中守“真性”的“独往之愿”的独立人格,他超越了时人在“性”与“情”两者失衡的结构,使两者统一在“真”的人生精神里,使其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心态具备了千古一人的独特结构。  相似文献   
27.
文章就日常生活中一些较为典型的交际情景,对英汉交际语的差异及其潜在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 This paper discusses work in progress with an Indigenous housing association in Central Australia. It builds on and extends a 2-year policy and planning...  相似文献   
29.
卢文弨(1717—1795),清代著名学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活动。卢文弨生活在雍正、乾隆两朝。当时政局比较稳定,文苑儒林群芳争艳。从本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卢文弨与当时的杰出学者如戴震、王念孙、段玉裁、翁方纲、钱大昕、秦蕙田、桂馥、梁玉绳、汪中等人之间频繁的文化交往与切磋活动。卢文弨本人以校勘名家,深为学界所推重。  相似文献   
30.
儒家"诚信"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诚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伦理形态,与现代"信用"有许多本质差异。要实现其现代转化,必须达到:由适用于"熟人"社会的特定伦理,转变为适用于"陌生人"社会的普遍伦理;由一般人伦伦理,引入经济伦理;由主观"自诚"模式,转变为契约"合意"模式;由从属于封建礼教的次要道德义务,转变为从属于"社会公正"的道德义务,并进而提升为反映现代人本质的基本道德义务。为达此转化,需要创设诸如完善市场机制、推行宪政民主、培养契约文明观念等社会文化条件。这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自然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