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3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建立了HPLC-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检测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分析方法。玉米样品提取、浓缩、过滤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后采用光化学衍生器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在线衍生,通过配制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玉米中B1,B2,G1,G2这4种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色谱分析时间在6~11min内完成,检测定量限分别为:0.10,0.03,0.10,0.03μg/kg,完全符合并高于欧盟检测标准定量限,通过光化学衍生器在线衍生将B1、G1的分析定量限提高到2.7倍和3.6倍。玉米基质中B1,B2,G1,G2在添加水平为10,3,10,3μg/L时其回收率分别为:90.3%,85.6%,93.5%,92.8%。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20μg/L,0~6μg/L,0~20μg/L,0~6μg/L,RSD 分别为 2.3%,1.5%,2.7%,3.2%。文章建立了分析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分析方法,经验证该方法定性准确,定量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出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  相似文献   
92.
以玉米淀粉、双氧水和丙烯腈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氧化氰乙基玉米淀粉胶粘剂.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双氧水、丙烯腈、氢氧化钠的用量,反应温度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3.
重金属Cu元素在玉米体内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u在玉米体内的迁移与累积。方法采取自植玉米,分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对污染区的玉米人为施加模拟污水,分别采集污染玉米和对照玉米在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作为样品进行Cu元素含量分析。结果Cu元素在玉米各部位的平均累积量M=mCu(Ex)/mCu(CK)值为:根(M=2.29)>茎节(M=1.55)>茎(M=1.18)>籽实(M=1.15)>叶(M=1.05)。结论污染区玉米成熟后籽实中重金属Cu元素的含量很小,没有超标,可以食用。而根部含量很高,为净化土壤中重金属Cu元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以玉米芯纤维素为基质,通过环氧氯丙烷(EPI)交联活化、亚氨基二乙酸(IDA)修饰、金属离子Cu,Fe,Zn,Ni螯合制得亲和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其表征.考察了pH、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洗脱液等因素对螯合了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强亲和性的Cu(Ⅱ)螯合亲和吸附剂对BSA的吸附主要受配位作用控制,而对弱亲和性的Fe(Ⅱ)、Zn(Ⅱ)、Ni(Ⅱ)螯合亲和吸附剂则主要受静电作用影响,配位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一种新型甜玉米脱粒机的研制,该机利用双驱动滚轮实现对物料的夹持、输送、定位功能,切削刀具变径机设计新颖,在对切削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该机经试验测定,性能良好,并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96.
以当地主栽品种SC—704为对照,对正在大面积推广的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分7次收获。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2号玉米达工艺成熟(乳线下移100%)时,籽料的千粒重最高,油脂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较高,籽粒的品质最佳。改传统偏早为乳线下移100%,并适当推迟收获期,能增加千粒重25.6~44.1g,增产8%~11%,而且玉米的品质有所改善;掖单12号比SC—704晚成熟6~8天。  相似文献   
97.
对玉米纤维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玉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和纤维颗粒的减小,面包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纤维的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度为50目、70目和100目的玉米纤维添加量分别不能超过4%,5%和6%;通过延长发酵时间可使面包体积增大,但不能超过45min.  相似文献   
98.
在计算机控制以及标准光纤的对比下,迎过测量光线在煤质中传播的路径,从而反推其媒质(光纤)的物理性质—折射率,并随时进行必要的切割和粘合.  相似文献   
99.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K_2S_2O_8]=-100mmol/L、[AM]=0.422mmol/L,在60℃反应3h,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及产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医用西药组配的适应于低水肥玉米区的新型玉米浸种剂AFC处理沈单7号玉米,可以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百苗干重;植株生长健壮,茎粗加粗,收获期绿叶面积增大,果穗萎蔫下垂百分率降低;促进了果穗和籽粒发育,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