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煤层气井油管柱腐蚀导致的管柱穿孔和频繁卡泵是制约陇东地区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确定煤层气井油管腐蚀形貌特征与产物成分,查明其腐蚀机制对于气井管材选型、防护措施改进意义重大。利用扫描电镜(SEM)及二次电子图像(SE)、背散射图像(BSE)对油管柱腐蚀产物膜形貌进行微观表征,采用能谱分析(EDS)标定腐蚀产物元素类型及含量,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矿相,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区煤层气井油管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本区煤层气井N80油管钢在高矿化度Cl-、HCO3-地层水环境发生强烈CO2腐蚀作用,形成多层结构腐蚀产物(FeCO3)膜,由于腐蚀产物膜与金属基体结合强度低,在井筒流动介质冲刷下易发生剥离,且腐蚀产物膜疏松多孔致密性差,Cl-易穿过产物膜接触金属基体,形成自催化腐蚀电偶,加速局部阳极溶解,生成大量点蚀坑,加剧了腐蚀穿孔伤害程度。选择含3% Cr油管材、加缓蚀剂(原油)与射孔完井是实现本区煤层气井油管柱整体腐蚀防护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2.
砖砌倒挂井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具体工程阐述了砖砌倒挂井的具体施工方法,并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分析了井壁的截面应力,为该施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减少返修作业量降低采油成本,以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返修井现状为例,分析了油田返修井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层、原井管杆、偏磨治理、井筒、油管、施工质量、抽油泵和管理问题等.提出提高应对地层能力、加强原井管杆管理、精细化偏磨治理、优化井筒材料及设计、提高管杆修复管理水平、建立作业井施工论证机制、强化抽油泵作业管理和健全返修井管理体系等工程措施以降低油井返修率.  相似文献   
94.
现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理论体系假设重金属解吸过程不受电场影响,但假设缺乏实验验证;实验采用实际污染场地的铬污染土壤,通过对比电动解吸与柱解吸的动力学曲线,发现电场对Cr(VI)解吸过程影响显著,现行无作用假设不成立;分析认为电场对土壤重金属解吸过程同时存在促进、抑制作用,两者强弱关系受其他因素影响;实验中,电场的抑制作用强于促进作用,使Cr(VI)解吸率下降,且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解吸过程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95.
基于个体脆弱性模型将毒气扩散场景下人员疏散过程中的个人风险量化,并根据警报传播和人员跃迁规律求解不同警报接收端部署比例下的个人风险. 运用运筹学中图论及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高含硫井场警报接收端部署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贪心算法思想提出求解该模型的实用算法,从而获得模型的较好非劣解. 以某山区高含硫井场应急预警通知项目为例,通过程序运算得到该井场警报接收端部署子区域的边界及对应的部署比例. 分析表明,在降低部署成本及缓解道路拥塞水平方面,该优化部署方法比传统的平均部署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
助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高效降解菌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营养物质的种类、添加量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物质种类对修复过程的影响显著,添加N、P含量较高的硝基磷酸铵以及自行配制的NH4NO3:NH4H2PO4=5:1混合肥料的处理石油降解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5.1%以及17.2%,当土壤中C:N的比例控制在100:7.05~100:9.4之间时,修复效果较好,且肥料的添加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中,鼠李糖脂的处理效果最好,石油降解率比对照提高8%,优于其他化学表面活性剂处理。  相似文献   
97.
对MOCVD生长的GaAs/A1_xGa_(1-x)As多量子阱结构进行了光致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观察到三个发光峰:位于1.664eV处的峰是自由激子发光;峰值处于1.481eV的发光是GaAs中施主Si(Ga)原子上的电子向受主Si(As)跃迁引起的;而在1.529eV处的弱发光峰是GaAs阱层中Si(Ga)原子上的电子与价带量子阱中基态重空穴复合形成的。对三种发光峰的能量位置进行了理论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所得到的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8.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特点,综述了近年国内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具有技术要求和经济成本高,严重破坏土壤结构等缺点,不适于低浓度、大范围污染土壤的治理及应用.与之相比较,植物修复以其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优势正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就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植物修复的原理与优缺点及其研究展望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0.
凹凸棒石修复铜污染土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铜污染土壤中添加凹凸棒石,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植株对铜的生物有效性。添加5g凹凸棒石,植株总干重增加了35.62%,地上部铜含量降低了29.08%,地下部铜含量降低了30.01%。因此,可利用凹凸棒石进行铜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