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85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7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PP/HGB复合材料熔体的挤出胀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NR-400A型熔体流动速率仪,在190~230℃及荷载P为1.0~8.0kg的范围内,考察了中空玻璃微珠(HGB)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挤出胀大行为.结果表明,在200℃下,挤出胀大比B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提高,两者之间大致上呈线性函数关系;当P为3.80kg时,B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两者之间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190℃时,B随着HGB体积分数(φf)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当φf为10%,P为3.80kg时,B随着HGB粒径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CuTAPc-Fe3O4复合粒子的磁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溶解性和贮存稳定性,表明由于CuTAPc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显著提高了CuTAPc-Fe3O4复合粒子的稳定性.将CuTAPc-Fe3O4复合粒子作为载体,在0℃以pH5.0的2mg/mL漆酶磷酸缓冲液为应用液进行漆酶固定,固载率为20%;以ABTS作为底物,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为3.0,最适催化温度为45℃,Km值为23.8μmol/L.  相似文献   
993.
由于传统隧道路面无法兼顾阻燃、抗滑降噪及耐久性等结构和功能性的需求,同时针对缺乏对高性能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的研究现状.运用桥渡原理和有限元法,研究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不同荷载工况、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层厚度及应力吸收层类型对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经济性要求推荐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组合.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4.
以C鳞片,SiC,B4C和TiO2为原料,在2000℃热压合成C-SiC-B4C-TiB2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在600~1400℃静态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利用TG/DTA研究复合材料氧化机理,利用XRD,SEM研究复合材料恒温氧化后表面相组成和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不同C鳞片含量的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为抛物线,氧化层可分成氧化膜和过渡层,C鳞片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在1400℃时有很好的抗氧化自还原能力,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成分为未形成玻璃态的TiO2或SiO2.TiO2固溶体,组织形貌为枝条状.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所制备的开孔泡沫铝/环氧树脂复舍材料的结构特点,对其材料结构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KS—DYNA软件对该材料的压缩力学行为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了该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和失效过程以及应力-应变关系随其结构参数(泡沫铝孔径、泡沫铝相等密度)及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如上规律与已有文献的物理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从而证明了该仿真方法的合理可行性,为泡沫铝孔洞填充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SiCp/Al MMCs等离子弧原位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填充Ti,N元素对SiCp/Al基复合材料(SiCp/Al MMCs)进行等离子弧原位焊接,分析了焊缝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以氩、氮混合气体为离子气,0.8mm厚钛片作为原位合金化材料进行原位焊接,不仅抑制了脆性相的形成,而且在焊缝中形成了TiN,TiC等新的增强相,保证了焊接接头的性能.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加填充材料焊接时,试样拉伸强度仅为母材强度的31.24%;进行原位焊接时,试样强度达到母材强度的50.89%.断口主要表现为混合型脆性断口.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函数的次微分性质引入了2个新的约束规范条件,建立了复合DC优化问题与其对偶问题之间的全对偶和稳定全对偶成立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流延法制得不同配比的淀粉/琼脂复合膜,研究了不同链支比的淀粉对淀粉/琼脂复合膜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对制得的复合膜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X-射线衍射(XRD)测试、机械性能测试以及亲疏水性能测试,对不同配比淀粉/琼脂复合膜的微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琼脂含量一定时,Waxy/琼脂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小于另外两种;随着琼脂含量的增加,各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增加,且G50/琼脂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而琼脂较弱的亲水性降低了复合膜表面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999.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而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优良的拉伸应变强化能力,二者均属于高性能纤维增强基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FRP bar)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好的优点。高性能基体与高强度筋材的结合使用,有望解决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同时保证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选取力学性能不同的3种基体(普通混凝土、ECC和UHPC)与2种筋材(钢筋、BFRP筋),在其材料性能试验基础上,对其组成的6种配筋复合体系进行了轴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性能基材可以有效地提升构件强度,但复合体系的变形能力由基材与筋材中应变能力较弱的一方决定;高性能基材所提供的抗拉贡献和应变软化会导致复合体系提前进入破坏状态,反而降低了体系的延性(拉伸变形能力)。初步证明,基于高性能材料的结构构件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材料各自的力学性能和材料间相互作用造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以液化气为碳源前驱体,氮气为稀释气体,采用定向脉冲气流TG-CVI法,对初始密度为0.14 g·cm-3的普通碳毡进行致密化处理.研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和密度分布,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在热端温度为1 080 ℃、脉冲压力为-3~0 kPa的条件下,经70 h致密化,C/C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可达1.836 g·cm-3,且密度分布均匀;组织为粗糙层(RL)和光滑层(SL)的混合型组织;试样断口形貌呈渐变的锯齿状分布,纤维以拔出为主,表现为假塑性断裂特征,抗弯强度为83.91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