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以信息化战争中人口防护的要求为目标,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防护人口基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解析城市昼夜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人口为影响因素的城市防护人口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城市就业人口分布与城市用地形态的关系建立了人口分布预测模型,引入了就业人口吸引权、用地规模、土地利用强度、区位系数作为模型的基本参数,给出了取值方法。以某市中心城区为实例对防护人口基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供编制人防工程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52.
面临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环境的复杂多变,信号的调制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在无线电频谱资源监管和现代电子战争等非合作通信系统中,调制识别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对调制识别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分类及发展现状等方面介绍了基于假设检验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和基于特征提取的调制识别方法,重点介绍了人工神...  相似文献   
153.
在以简化诉讼程序为主流的背景下,简易程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的同时,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相互转换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国也不例外。鉴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实践在程序转换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通过考察其他国家(主要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观察我国的司法实践,对我国程序转换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构建或完善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4.
诉讼告知制度一直为大陆法系国家所广泛适用,其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正全面地由职权主义转向当事人主义,诉讼告知制度对我国民事诉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既能充分保障当事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地促进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克服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应从诉讼告知的条件、告知的程序和第三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思考我国诉讼告知制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基地在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设实习基地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在对民事审判公正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审判公正,指出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实现公正价值的五条路径:审判独立;审判公开;保障当事人平等的行使诉讼权利;客观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严格实行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157.
为了培养优秀的第六代土木工程师,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中的示范作用,提出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育才理念;并结合土木工程特点,强化创新的个性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科学素养,完善对第六代土木工程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8.
针对规范民法学影响下的民法案例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建立以特定案例环境中的具体参与者为出发点的独立的民事案例教学——叙事民法学,可以让包括原告、被告、法院以及案例教学的其他参加者在内的各类主体拥有参与、言说的机会,让法之思考者不仅是亲临言说者们的场域,推动民法案例教学从规范性偏好向事实性与规范性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59.
我国的法律保护现状是重行政、刑罚保护轻民事保护。个人信息权兼人格权与财产权属性,有必要进行民法保护。在民事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及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保护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要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事前保护;应明确规定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刑法方面的保护也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扩展,罪状描述要更趋严谨,"情节严重"应该明确化。  相似文献   
160.
2008年实施的新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将新证据作为再审事由保留了下来,并将纳入检察机关抗诉的法定事由。这就要求无论是法院还是检察院都应对再审新证据的认定和适用有统一的标准。虽然相关司法解释对新证据的情形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但对其具体适用问题并未涉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时对新证据的认定与适用直接关系到其监督职能的实现,因此检察机关对新证据的认定与适用应当有一个宽严适中的标准,以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