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40篇
系统科学   126篇
丛书文集   163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51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三相负载在墨形接法时,如负载不对称,其相电压也不对称的特点,检测电源相序,从而控制、保护三相负载,并给出电路原理图.  相似文献   
102.
理论上对CARS转换效率的公式作了进一步的推导.给出了气体CARS转换效率与压强的关系公式.绘出了转换效率与压强关系的模拟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3.
考虑到钠原子D2线(3S1/2→3P3/2)589nm的超精细结构,以及具有Voigt线型的左右旋园偏振谱线的贡献,我们对钠原子气体的法拉第反常色散滤光器的透过率、中心频率移动、通频带宽等跟外加纵向磁场强度、原子汽室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滤光器的中心工作频率磁场调谐能力约为80GHz/T,通频带宽为0.001~0.01nm,透过率约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4.
高维机电耦合系统Hopf分岔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urwitz代数识别原理,运用半解析半数值的判别方法,分析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与电网耦合次同步谐振(SSR)非线性模型,确定出该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Hopf分岔点,计算结果与QR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与有效.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同时求解电路全部响应对全部参数灵敏度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电路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只要能建立电路的改进节点方程,且该方程的系数矩阵的逆存在,就可同时求得全部响应(节点电压、电压源电流)对各参数的微分灵敏度,该法尤其适用于在电路设计时需同时求多个输出对多参数灵敏度的场合,而采用灵敏度网络法或伴地则需求解多次,另外,对电路作适当预处理,可以同时求得有关支路电流响应对各参数的灵敏度,按文中的方法编制了软件,经多个算例验证,方法是有效、可皓  相似文献   
106.
证明对于1≤i≤s,当ri≤p/2时,p阶完全多部图Kr1,r2,…,rs是圈唯一的.并且给出了圈多项式、匹配亏量多项式及特征多项式相等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散斑对傅里叶频谱的调制作用,给出多通道的多重全息图及具体实验方法;讨论了记录和再现过程的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像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8.
介绍用元件的暂态伴随模型对电路进行暂态分析的方法;针对分析过程中存在大量稀疏矩阵相乘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加快运算速度的稀疏矩阵乘法;编制了相应的电路暂态分析程序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09.
稳恒电流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荷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稳恒电流电路中导线内部的电荷密度的计算,解释了电流密度存在,而体电荷密度为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0.
激光陶瓷划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调Q YAG激光器对制作厚膜电路陶瓷基板的划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陶瓷的力学性质、划片机理和划片参数的理论推导,解决了该工艺的主要技术问题,实现了划线细、速度快、断面光滑和表面光洁的技术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