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综合类   20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论述了液体粘度变化对静压支承中油膜缝隙的流量q、压力分布p及支承力F_n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压或超高压工况,粘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小其影响,应选用热效压力p_τ较大,粘温性能较好的工作液体。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应用电位法,采用各种酸性介质,极谱底液,在氧化电位大于+0.5V,氧化时间大于10秒的条件下,将残留于银基球型汞膜电极表面的各种干扰物质强制氧化,使其成为可溶性离子离开电极表面进入溶液,更新电极。利用本电极在极谱底液里测定镉,其结果与滴汞电极比较相当接近;未经分离连续测定矿石、矿物样品中常量和微量的铜、铅、镉、锌等元素,其结果与国家标准值相当吻合,回收率大,相对误差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3.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支撑熔盐膜法烟气脱硫新技术。采用非记热力学建立了SO2传质的数学模型,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求解,考察了电流密度气相中SO2浓度,阴极室气体流量等因素对SO2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解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4.
乌龟卵壳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龟卵壳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乌龟卵壳主要由钙质层与壳膜组成.钙质层由霰石状态的碳酸钙晶体组成,可分为许多个壳单位,每个壳单位由同一中心辐射出来的针状晶体构成.卵壳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饰纹,有些部位还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有机纤维和块状的有机物质.壳膜由多层网状纤维组成,没有内、外壳膜之分.龟卵在孵化过程中不形成气室.同时对孵化前后龟卵壳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65.
建立了液膜萃取锌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膜内水相及外水相的传质,油-水界面上萃取和反萃的络合反应速率以及液膜的破碎率。实验表明,在传质前期,本模型和渐进前沿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过程;在传质后期,本模型比渐进前沿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6.
分析了作者设计的新型催化-分离脱氢膜反应器的氢传递过程原理。从热力学上讨论了膜分离对脱氢反应平衡移动的作用。实验考察了几种无机膜材料的气体渗透性能并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选择性渗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金属膜对L-缬氨酸发酵液过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属膜过滤的各种操作参数对L-缬氨酸过滤效果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进出膜压力分别为4.0MPa和3.0MPa,过滤温度为25℃,过滤液pH为3.0。在此操作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达到87.36%以上,色素去除率达48.61%,L-缬氨酸收率达90.2%。  相似文献   
168.
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分离混合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开发新的混合氨基酸分离技术,提出用双极性膜电渗析分离混合氨基酸的方法.在对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离子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使用该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三室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结果.对于等电点相差很大的谷氨酸和精氨酸以及等电点相差比较大的谷氨酸和甘氨酸以及精氨酸和甘氨酸两元混合物,可以实现很彻底的分离,得到纯度96%以上的产品,电流密度可以达到5~10 mA·cm-2. 对于等电点相差很小的丝氨酸和脯氨酸,则分离难度较大,电流密度在1 mA·cm-2以下.该法不需使用缓冲溶液,可提高分离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9.
CC chemokine receptor 5 (CCR5) is a member of the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uperfamil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crophage trop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entry and in some inflammatory reactions. CCR5-893(–) is a single-nucleotide deletion that results in complete truncation of the C tail of the gene product. We detected CCR5-893(–) in a sample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and found that it was maintained heterozygously with a frequency of 2%. There i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his mutation and any immunodeficiency. Membrane expression of CCR5-893(–) was substantially reduced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 but this defective surface presentation recovered greatly recovered in the presence of 2 mg l-1 phytohemagglutinin (PHA). However, PHA inducement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intracellular expression of CCR5-893(–) or wild-type CCR5. Thus we suggest there exist some PHA-induced factor(s) that could mediate the presentation of truncated CCR5.Received 23 July 2003; accepted 18 August 2003  相似文献   
170.
锰浸种对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和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锰水平,研究了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锰浸种对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在幼苗生长期,适量锰(w(Mn^2 /种子)=O.001~O.1mg/kg)浸种使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MP)降低,脯氨酸(Pro)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说明适量的锰浸种对大豆的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