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研究微波方法快速制备蜚蠊壳聚糖的实验条件,运用L9(3^4)正交实验法,将碱浓度、时间、微波加热温度、料液比在三个不同水平上进行优选实验,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45%的NaOH,温度100℃,时间30min,壳聚糖脱乙酰度可达84.9%.此工艺比常规方法时间短,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72.
张思群  许毅 《应用科技》2003,30(2):47-50
甲壳素和壳多糖可以通过化学变性和修饰制成水溶性的羧甲基壳多糖,介绍了羧甲基壳多糖用在化妆品成分中的各种性能,如它的保湿性能;pH值和热稳定性;与乙醇的复配性;与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其他化妆品组分的配伍性和皮肤安全性等。由于羧甲基壳多糖来源丰富、价值便宜、保湿效果良好、性能稳定、安全无毒,因此它在化妆品领域将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壳聚糖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研究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反应过程 ,探讨了影响脱乙酰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碱液含量和反应时间 )与产物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之间的关系 ,确定了制得高脱乙酰度的最佳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为 1 6h ,反应温度为 90℃ ,碱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 .  相似文献   
74.
75.
以钛酸丁酯、壳聚糖为原料,孔雀石绿为模板分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的壳聚糖/纳米TiO2催化剂( MA-CHS/TiO2),在紫外灯照射下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等底物,考察了印迹型催化剂对孔雀石绿等底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与相关非印迹型体系作比较,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印迹型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催化效应,在降解目标分子底物时,表现出比非印迹型更高的催化活性,其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可比非印迹型增加约69%;而在降解非目标分子底物时,印迹型催化剂不具选择催化效应,其催化活性与非印迹型相似.  相似文献   
76.
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研究了商品水溶性壳聚糖(盐酸盐)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主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高分子盐的分解,其次是高分子链的解聚合,两个阶段的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A值分别为173.99±2.63,128.97±1.87 kJ·mol-1和35.28±0.62,24.69±0.44 min-1.利用Achar微分法判定该物质两个阶段的热分解最概然机理函数相同,为f(α)= 1-α,该模型属于每个颗粒上只有一个核心的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77.
在环已烷中采用反相悬浮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CTS)改性微球,通过SEM,IR初步检测CTS微球结构,研究了其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包括对不同苯酚浓度废水的吸附,以及时间、pH值等对微球吸附苯酚废水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为25℃,pH值为5时,微球在苯酚废水中吸附仅15 min达到平衡,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为物理吸附;CTS微球的溶胀性较小,耐酸碱性能增强,吸附性能优于CTS.  相似文献   
78.
将多壁碳纳米管超声溶解于壳聚糖中(MWCNT-CTS),修饰于复合陶瓷碳电极表面,并研究了碘离子(I-)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I-浓度在0.50~2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20μg·mL^-1。对于I-含量为5.0μg·mL^-1的样品,11次测得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2%。实验结果表明,MWCNT-CTS修饰电极制备简单、使用方便、选择性好,对I-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华素片中微量碘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采用金纳米棒(AuNRs)/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MWCNTs-Chit)复合膜促进肌红蛋白在电极上的直接电子转移,并用于构建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将金纳米棒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然后把MWCNTs-Chit分散溶液和肌红蛋白(Mb)固载到玻碳电极上,得到MWCNTs-Chit/Mb/AuNRs复合膜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膜电极进行表征,在pH=7.0磷酸缓冲溶液中,Mb表现出一对峰形良好且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氧化峰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291 V、-0.235 V,式电位(Eθ’)为-0.263 V.与此同时还探讨了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其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可作为检测H2O2的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对H2O2的米氏常数为0.0494 mM,线性范围为5.0×10-5~5.0×10-3M(R=0.986 7,n=10),检测限为3.2×10-6M(信噪比为3).  相似文献   
80.
以壳聚糖为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配制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药物溶液,将该溶液涂渍在硅胶导尿管表面,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基管式膜材料.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该材料对蛋白类药物的缓释性能,并初步探讨了缓释机理.结果表明,固载蛋白类药物的壳聚糖膜材料在三种不同pH介质中对BSA均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在中性介质中效果最好,缓释时间超过36h,BSA缓释总量达6.0mg.该载体生物相容性好,对缓解病人术后因导尿管留置引发的尿路感染及其它副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