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61.
研究了甲壳胺溶液中的醋酸和尿素含量的改变对溶液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组成的甲壳胺溶液的n均小于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调节溶液配比,可改变溶液的流变性质,改善可纺性,并对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溶液的降解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2.
新型聚了离子阻垢剂—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各种因素对勃聚糖阻垢率η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因其独特的聚阳离子结构特性而显示出较之普通阴离子型阻垢剂优越的阻垢能力,对传统理论以阴离子吸附阻垢的单一模式做出了补充,为促进循环冷却水系统阴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3.
四氧化三铁/壳聚糖(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既具有磁响应功能,还具有与生物活性物质反应的特殊功能基团,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本文综述了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表面吸附法、乳化交联法、原位沉析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简单介绍了Fe3O4/CS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水处理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工业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在可食性膜中添加的可能性,及其对可食性膜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在60℃下,壳聚糖与甘油质量比为8∶5(即壳聚糖0.02g/mL,甘油0.0125g/mL),增塑剂体积分数在0.75%时,该膜的机械性能最佳。抑菌圈法检测表明柠檬酸三丁酯的添加不影响膜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作用。膜包裹法处理实体桃,结果表明室温下放置10d,膜包裹法处理的桃果实日失重率达到30%以上,腐烂指数近60%,而对照组日失重率达到40%相似文献   
165.
壳聚糖在环境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壳聚糖的提取和它在工业污水、核污染等方面的环境污染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其优点在于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治污效果好 ,控制一定条件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66.
高磁性壳聚糖微粒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壳聚糖包埋磁粉,经戊二醛修饰、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高磁性壳聚糖微料。此微粒共价结合卵清粘蛋白得到磁性亲和吸附剂,可应用于胰蛋白酶的亲和纯化。  相似文献   
167.
壳聚糖螯合树脂的改性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以壳聚糖为载体的螯合树脂,将该树脂用于过氧化氢部分降解,得到改性 的壳聚糖螯合树脂。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树脂的吸附性能,并对两类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改性的螯合树脂比未改性的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  相似文献   
168.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的药物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素/壳聚糖的共价键结合的高分子直链类似纤维结构和分子间力的存在决定了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的不溶性,难吸收性;6-C上羟基的存在可预见醇的性质;2-C上氨基的存在表现出壳聚糖的碱性及氮原子、氧原子的配位性;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性。这些性质是甲壳素/壳聚糖的降血压抗癌等药物功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9.
先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硝酸与磷酸为插层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膨胀石墨,再与壳聚糖按一定的配比制备壳聚糖/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壳聚糖/膨胀石墨进行表征;以壳聚糖/膨胀石墨为吸附剂,对刚果红废水进行吸附,考察壳聚糖/膨胀石墨的配比、吸附剂用量、刚果红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已与膨胀石墨成功结合;当m(膨胀石墨)∶m(壳聚糖)= 3∶1、吸附剂用量为1.75 g/L、刚果红质量浓度为250 mg/L、在室温下吸附40 min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实验数据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更好,壳聚糖/膨胀石墨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70.
以壳聚糖( CTS)和乙酸乙烯酯( VAc)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制备了CTS与VAc的接枝共聚物( CTS-g-VAc),考察了乙酸乙烯酯的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FT-IR、TG和XRD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TS用量2.0 g,VAc用量7 g,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为65℃和过硫酸铵用量为0.07 g,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163%和49%。 FT-IR显示共聚物在1727 cm-1处出现一个新峰,即C=O伸缩振动吸收峰,TG显示共聚物的分解温度比CTS稍高,说明接枝物的热稳定性比CTS稍好,XRD显示衍射峰从2θ=10°移到到2θ=15°,且峰值碱弱,说明侧链的引入改变了CTS的结晶结构。以上表征结果表明CTS与VAc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