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8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22篇
系统科学   1288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39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求解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仿真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层次化的体系结构和组织化的功能模块,并分析了系统计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最后用面向对象语言实现了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仿真系统,并对一个典型的分配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仿真系统对该分配问题的求解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962.
结合开发研制大型集装箱船舶轮机模拟器,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发电机组模型、电压自动控制模型、负载模型和电站管理系统等模型.采用了数学建模与物理操纵相结合的混合仿真技术,实现了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船舶电力仿真目标.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数据和效果与实船情形相同或相似,该系统同时可实现400多个故障模拟功能,并且已在国内外4台大型轮机模拟器上成功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63.
仪表着陆系统的全数字仿真是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基础.在分析仪表着陆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仪表着陆系统发射机、天馈系统和机载接收机、仪表显示的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GUIDE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开发了仪表着陆系统仿真的GUI界面.为复杂电磁环境下仪表着陆系统的效能评估和飞行检验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4.
为了估计工业过程中的质量参数,考虑到实际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关联向量机的动态软测量建模方法.对于动态过渡周期内的二次变量数据,根据不同采样时刻划分为多个计算子空间,在每一子空间内采用关联向量机来建立不同时刻的二次变量对主导变量的影响模型.各个子模型的输出采用一个综合关联向量机进行连接,从而建立了基于过渡周期内不同二次变量采样数据的主导变量动态软测量模型.通过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5.
基于脸部结构知识的三维人脸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ibson坐标用于局部特征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局部形变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局部性,可以精细地刻画人脸个性特征,且能够根据人脸形状的先验信息进行整体控制.然后,在局部形变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形变,实现了两种互补的形变算法在特征级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建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小的重建误差和较快的处理速度,能够生成光滑、逼真的三维人脸模型.  相似文献   
966.
基于人体生理特性、人体测量和作业空间设计的分析研究,利用CATIA软件建立虚拟模拟环境,进行精确的企业现场人员作业仿真,对人员操作进行人因分析,并进一步优化人员操作,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动作疲劳,获得最佳的人员作业标准.以国内某制造企业相关工位的作业为例,通过仿真、分析和优化,提出了作业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作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动作经济原则和操作舒适性原则,提高了工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67.
为了建立逼真的带有物理属性的虚拟维修样机模型,采用对刚体部件物理属性的建模方法,对虚拟维修样机的刚体部件进行了建模.给出了建立刚体部件物理属性模型的框架,定义了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从模型几何数据的获取,物理属性模型的算法实现和仿真流程给出了建立虚拟维修样机物理属性模型的具体仿真过程,并把此方法应用于某大型设备虚拟维修样机模型中刚体部件模型的建立.通过虚拟维修训练仿真过程可以看出,对刚体部件物理属性模型虚拟维修训练具有更强的逼真度和沉浸感,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968.
卫星数据中继天线的跟踪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户星数据中继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跟踪规律研究是一个基本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研究了用户星数据中继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跟踪规律.首先对研究中涉及的坐标系进行了定义.基于开普勒轨道运动方程推导了一套数据中继天线跟踪中继卫星的角度及其变化角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这套模型可以推算用户星跟踪数据中继卫星时中继天线转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仿真算例的结果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9.
Particula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curves of many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diverse toxicity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dose levels. As a resul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EDCs cannot be simply exhibited by unique EC50/LD50 values, an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analysis for non-monotonic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comes an unknown field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is paper, nine phenols with inverted U-shaped dose-response curves i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est of Carassius auratus were selected. The bi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enols and several typical EDCs-related receptors were then explored in a molecular simulation study. The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rogen receptor (AR),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TR), bacterial O2 sensing FixL protein (FixL),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and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were the target receptors in the study. Linear regression QSAR models for the low and high exposure levels of the compounds were developed separat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the low-dose range might involve ER-mediated process, while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in the high dose range was dominated by the acute toxicity of phenols due to receptor occupancy and cell damage.  相似文献   
970.
针对由太阳帆薄膜、结构杆、有效载荷和四个控制叶片所组成的太阳帆航天器系统,从物理模型出发,利用欧拉方程建立了姿态动力学模型.对该类太阳帆航天器的系统能控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太阳帆航天器三轴姿态控制的响应特性和行星际轨道转移过程中姿态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星际飞行中利用四个控制叶片来对太阳帆航天器进行三轴姿态控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