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探索了2-烷氧甲酰基双环[2,2,1]-5(6)-庚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条件和它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腈(AN)共聚反应的竞聚率,测得它们的r_1和r_2分别为2.31与2.44和0.83与0.02。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合作了研究.并采用均聚共混方法制备标准样品,由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标准样品和共聚样品中乙基和羧基的相对峰高。从而测得共聚大分子链节比(摩尔),最后用YBR法求得二元共聚竞聚率,从而判断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组成。  相似文献   
14.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初步配制了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对使用原材料的性能、投料顺序和搅拌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测定了各个配比的坍落扩展度,揭示掺加纤维后流动性减小的原因是由于PVA纤维有亲水性,纤维表面吸附了大量的自由水分子;利用外夹式单轴直接拉伸试验得到了硬化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观察到多条裂缝的出现,极限拉应变达到0.7%,大约是混凝土的70倍;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基体和纤维掺量对极限拉应变、峰值应力和断裂能都产生影响,最后对假硬化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为高韧性、高耗能材料的配制提供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燃煤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及脱硫石膏这两类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途径,通过对燃煤电厂两大固体排放物──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在空气自然养护条件下的反应质量比、水固比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硫酸盐、石灰、NaOH、酸等添加剂对胶结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与脱硫石膏的最佳反应质量比为3∶2;当分别添加1%K2SO4、1%石灰、3%NaOH、10%HCl溶液于胶结材体系时,灰-膏胶结材抗压强度最高;水固比为0.23左右时,胶结材抗压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扎莱诺尔褐煤焦m(C)/m(H)、密度、碳结构、总比表面、矿物质分布以及反应性等特性与制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m(C)/m(H)、密度单调上升,焦中碳结构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总比表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其中矿物质分布、聚集状态以及化学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燃烧活性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胺盐(QASDMAEMA)-溴代乙烷(MAEB)、溴代丁烷(MABB)、硫酸二甲酯(MADMS)及磷酸三甲酯(MATMP)季胺盐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阳离子两亲共聚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两亲共聚物的组成,详细地研究了两类单体的共聚活性,比较了Finemann-Ross法和线性化(YBR)法,并得出四对共聚单体(MAEB/St、MABB/St、MADMS/St及MATMP/St)的竞聚率,其分别为:rMABB=0.44, rSt=0.15; rMAEB=0.66, rSt=0.36; rMADMS=0.66, rSt=0.27; rMATMP=0.34, rSt=0.49.最后,用Price-Alfrey的Q-e关系式研究了单体的共轭性和极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与反应活性的关系,任何能分散缺电子碳上正电荷的因素,都能使正碳离子稳定.越稳定的正碳离子越易形成,反应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用红外谱图和固体核磁共振,研究煤矸石热处理及胶凝化过程中S i和A l的配位变化。研究表明,在煤矸石热活化和水泥制备过程中六配位的铝逐渐转变为四配位的铝。活化煤矸石胶凝化过程中,六配位的铝也逐渐转变为四配位铝,形成铝硅酸盐。水泥胶凝过程中,四配位铝逐渐转变为六配位的铝。通过热活化手段增加煤矸石中四配位铝含量可以提高煤矸石胶凝性能。  相似文献   
20.
Large quantities of di-tert-butyl peroxide (DTBP) have been emitted into the troposphere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Its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photochemical reaction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of DTBP and NOx, which have been simulated in a self-made smog chamber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29±1)℃. Both the wall decays of ozone and NO2 could be neglecte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in simulative experiments. The effective intensity of UV light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as 1.28×10-3 s-1, which was expressed by the rate constant of NO2 photolysis in purified ai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and reports of other researchers. The maximum values of incremental reactivity (IR) in the three simulative ex- periments were 9.53×10-2, 5.23×10-2 and 3.78×10-2, respectively. The incremental rea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DTBP. The IR value of DTBP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cetylene reported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