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插层的CaAl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MBT--LDH),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提高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aAl-MBT--LDH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缓蚀剂MBT成功插入LDH层间,CaAl-MBT--LDH具有类似六边形的结构。通过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评价了添加一定量CaAl-MBT--LDH粉末的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0.08 mol/L MBT制备的CaAl-MBT--LDH(CaAl-MBT0.08M--LDH)在环氧树脂中的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时,环氧树脂涂层经过盐雾试验170 h后依然没有严重的腐蚀痕迹。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3 d后,添加2% CaAl-MBT0.08M--LDH的环氧树脂涂层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ct)仍高达1.922×106 Ω·cm2,而纯环氧树脂涂层的Rct仅为1.621×103 Ω·cm2。以上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CaAl-MBT--LDH粉末有助于提高水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2.
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长链烷基二亚乙基三胺和脂肪酸为原料,经酰胺化、季铵化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三长链烷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3.
通过控制合成工艺条件,合成了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专用碳纸功能性添加剂,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得到的速率方程为:Rp=Kp[K2S2O8]^0.55[Na2SO3]^0.56[M]^1.14。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出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39.86kJ/mol。  相似文献   
94.
王艾栓 《山西科技》2006,(3):119-121
文章主要介绍了聚氯酯筛板的性能及生产工艺过程和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医用聚醚氨酯材料。利用N_2和Ar气体在100W的放电功率和30ml·min~(-1)的束流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从0到15分钟变化。表面浸润性是通过测量材料表面和蒸馏水的接触角变化完成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接触角从78.8°下降到61°。XPS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使材料表面的一些C-H键发生断键,这是浸润性提高的主因。ESR测量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自由基数量在处理后并未明显增加,这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了聚氨酯薄膜在铈盐引发下的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发现聚氨酯中伸链剂结构对接枝量有明显的影响.接枝量按伸链剂的顺序为:脂肪二醇>脂肪二胺>芳香二胺.进一步通过动态和静态力学试验,验证了接枝薄膜的层状复合结构模型.经过接枝,使聚氨酯的亲水性有显著的提高,血液相容性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7.
室温固化PU/PEMA IPN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探讨了滴加顺序和反应时间对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影响;确定了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甲基丙烯酸乙酯预聚物的影响;采用“同步”互穿技术合成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互穿聚合物网络。TMA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区间的检测结果表明,该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区在-26.32℃~23.90℃,IPN技术有明显拓宽玻璃化温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水性聚氨酯,考察了软段种类和硬段异氰酸酯结构对产物力学性能、耐介质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聚氨酯砻谷胶辊浇注成型的生产流程,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普通胶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
阳离子淀粉CST制备及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在基本干的反应条件下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方法及其脱色性能,确定了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时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