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6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120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775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基于语音卡的呼叫中心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CTI应用中比较广泛的呼叫中心,利用分层设计的思想和数据库、动态链接库技术,设计出基于语音卡的呼叫中心的一个通用程序架构,适用于广大中小规模呼叫中心的建设,能有效缩短呼叫中心建设周期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32.
中碳钙硫易切削钢夹杂物形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进行了1 kg坩埚实验,研究了中碳高硫结构钢钙处理前后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及组?结果表明:钢钙处理后获得了可以改善钢切削性的纺锤形夹杂物,夹杂物的平均纺锤形率为68.11%,并且随钢中[Ca]/[S]增加夹杂物纺锤形化趋势增加;钙处理后小于2.5 μm的夹杂物占夹杂物总量的76.05%,夹杂物细小、弥散分布于钢基体中;夹杂物类型以钙铝酸盐芯硫化物外壳的复合夹杂物、(Mn,Ca)S形式的硫化物为主,有少量的铝酸钙与CaS的复合夹杂物;含钙硫的45钢铸态钢锭比普通45钢铸态钢锭切削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3.
设计了不同含量的稀土2Cr13不锈钢,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锈钢中稀土夹杂物的形态,并用动电位扫描法对其进行了极化曲线的测试。  相似文献   
34.
文章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有关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方法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DYNA,模拟了悬臂和简支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侧向冲击数值,计算了动塑性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   
3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一种Cr-Mo-V冷轧辊钢淬火后的回火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Hollomon关系式建立了该钢回火参数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效回方程,为该钢的热处理参数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
本文所介绍的主要方法是综合支路故障诊断法和节点故障诊断法的优点来诊断模拟线性网络的故障,避免了广义逆矩阵带来的计算复杂性和需要找出有多少个故障才能计算的麻烦。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公式求出诊断支路的导纳矩阵,并与标准电路中的对应的元素相比较,初步找出可能为故障的支路,然后利用矩阵运算特殊性算出元件参考数,以进一步确定真正的故障支路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立方体结构并行处理系统的原理及可靠性的计算机仿真并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39.
W_(18)Cr_4V钢真空加热油淬后,表面出现白亮层和熔化层等异常现象。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白亮层和熔化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表明,白亮层、熔化层均是真空油淬增碳的结果。本文对白亮层、溶化层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产生白亮层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碳钢表面在H_2S水溶液中,迅速生成黄铁矿保护膜的机理和工艺条件。用X光衍射和扫描电镜形貌观察确认,在Fe-H_2S-H_2O系中产生的各种硫化铁腐蚀产物的物相及其转化次序。实验结果指出,当反应温度高于100℃时,产生二硫化物S_2~(2-)离子,提高pH值,能降低溶解Fe~(2+)浓度,这是迅速生成黄铁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