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6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488篇
系统科学   181篇
丛书文集   292篇
教育与普及   1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1151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1.
吸附法治理汞废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载银活性炭吸附汞蒸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通过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对载银活性炭及被汞“饱和”的载银活性炭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银在活性炭中主要分布于活性炭的凸面处 ,汞只在有银存在的地方出现 ,表明普通活性炭不具备吸附汞的能力 ,载银活性炭吸附汞属于以银为核心的多分子物理吸附 ,工业上的“饱和”载银活性炭仍具有一定的吸附汞蒸气的能力 ,为交替式吸附床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  相似文献   
12.
针对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状况和破坏原因 ,重点对钢纤维砼材料进行了抗弯强度试验和耐磨损试验 ,并进行了钢纤维砼弯曲性能分析 ,闸述了钢纤维砼的耐磨机理 ;结合 130 76m2 的实际工程应用 ,进行了钢纤维砼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总结 ,分析了采用钢纤维砼作为桥面铺装层所带来的效益 ,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兰  何正勇  王文安 《河南科学》2002,20(6):760-762
论述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应用中关于钢纤维分类和强度等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波纹纤维混凝土的动力耗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曲线纤维的几何特点和受力性能 ,推导了波纹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在本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动力耗散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结合梁剪力连接件在复杂受力情况下的非线性分析模式与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剪拔试验模型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州内环中山一路结合梁剪力连接件的受力行为,为设计单位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砖混结构的住宅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运用托梁换柱的技术,将底层外墙拆除,改建为商铺的设计、施工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激光光束质量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论题,对不同应用的激光光束其质量的评价标准一般不同。给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激光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并分别对各种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实际应用中对激光光束质量的一些要求和相关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纤维对混凝土构件的抗温缩能力,利用Moelands-Reinhardt(M-R)软化本构关系,采用非线性随机有限元法,即Monte-Carlo法分别对素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构件的温降收缩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存在可提高混凝土抗拉极限状态温降值,掺加超细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不明显;超细纤维依靠其韧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极限温降值和构件薄弱区域的抗拉能力,减小了由材料性质不均而造成脆断的可能性,在整体上延缓了构件到达抗拉极限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对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进行溶胀和塑化,进而将其作为携带剂,将水杨酸甲酯嵌入到PCL中,制备含有水杨酸甲酯的PCL多孔材料,即PCL/水杨酸甲酯控释体系,并研究超临界流体条件下水杨酸甲酯的插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CL对水杨酸甲酯有很好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所制备的多孔材料PCL/水杨酸甲酯体系的缓释行为,表明其多孔结构对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药物分子释放时间最长可达18 h以上.  相似文献   
20.
Simulating the softness property of object is quite a challenge in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 novel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element control (DLEEC). In the system,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device is adjustable, and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rd power of the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beam. PD position control is employed to guarantee the accurate softness display. The softness of the virtual objects in large scale can be felt with the softness display device. Compared with other haptic devices, the device is passive and exert the react force only when the operator "actively touch" the virtual obj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analyzed. It was theoretical proved that the system satisfied the criteria of wide impedance range "Z-width",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an activ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