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概念、优越性、国内外发展情况、施工方法的分类与应用 ,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2.
陈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143-13147
深部软岩巷道斜交主运大巷是矿山工程建设的技术难题之一,两巷交岔部位临空面积大、支护条件复杂,难以形成受力合理的承载体系,随着工作面推进中间岩柱的侧向约束逐渐缺失,常规支护无法达到控制巷道变形的目的。通过对小角度斜交巷道失稳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采用钢桁架传递围岩压力、选用岩柱对穿锚索提供水平约束力的综合加固技术;依托潘四东矿1203下顺槽联络巷与主运大巷斜交工程,基于主、被动支护相协调的原则,提出了两种针对性的加强方案;通过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措施的巷道变形特性及加固效果,最终选择“锚网喷+U型棚+对穿锚索”的综合控制措施。通过实测数据表明,采用对穿锚索技术进行岩柱加固,能够有效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约束巷道的拱顶沉降及边墙位移,验证了新掘斜交巷道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得到的结论可为解决深部软弱地层小角度水平斜交巷道的支护问题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国内首座CFRP索斜拉桥荷载试验,建立了该桥基于梁壳杆单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有限元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所建模型的结构静力学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模型可用于CFRP索斜拉桥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同时,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国内首座CFRP索斜拉桥结构在役刚度和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整体工作性能良好.文中试验及其相关分析结果可为CFRP新型缆索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火电厂电气系统融入DCS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接入DCS的实际状况,详细分析了硬线接入方式、保留部分硬接线的通信接入方式的网络结构、接入信息、控制方式及各接入模式的特点,并在ECS的发展中探讨了全通信接入的方式.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索斜拉桥的结构性能、施工技术以及长期性能,进行了中国首座CFRP索斜拉桥的设计和应用研究。阐述了该桥主要部件的设计要点,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其整体受力性能;结合该桥的建造,研究了中等长度CFRP拉索的制备工艺和安装工艺;根据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结果,提出拉索的张拉方案,并在拉索张拉期间,对主梁、主塔及拉索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测试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CFRP拉索中各根筋材受力均匀性很好。该桥在建造期间的测试、分析以及经过2年多的使用充分表明,CFRP拉索在中国斜拉桥上的初次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6.
缆索维护机器人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缆索维护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技术在斜拉桥缆索维护方面的首次应用。提出了机械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研制了适于任意倾斜度缆索的新型爬升机构和各种工作机构。该系统可完成对缆壳的在线检测、清洗及涂装等一系列维护工作,并且克服了国内外斜拉桥普遍采用的人工方式进行缆索维护所带来的低效率、高成本、安全性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77.
梁明  周岱  柳杰  马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5):769-773,781
基于拉索初始缺陷长度的概念和对预应力产生本质的分析,引入影响矩阵原理,提出拉索空间相关刚度矩阵法,用于研究索系张拉次序和张拉力控制问题及其对结构内力和合理构型的影响.该方法以索力为受调向量、拉索缺陷长度为施调向量,克服了其他方法分析过程繁复、精度欠佳的缺陷.算例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索系张拉和预应力控制.  相似文献   
78.
飞机雷电间接效应仿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雷电对飞机的间接效应,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电磁仿真软件CST,对某小型纯金属机身飞机进行大电流脉冲注入仿真。具体仿真分析注入不同雷电流模型,雷电以3种路径击中飞机时,飞机的表面电流分布、舱内外不同部位的瞬态磁场分布以及内部不同类型电缆的耦合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飞机表面电流分布与雷击路径有关,与雷电流模型无关;飞机内部电缆耦合情况受雷电流参数影响较大;且不同类型电缆有不同的耦合表现;飞机各部位的磁场强度随雷电流幅值增大呈线性增长,舱内机箱上的磁场强度是机身外部磁场强度最大值的0.29%。  相似文献   
79.
通过现场试验,揭示了型钢框架-锚索-岩土体的耦合蠕变行为,建立了支护体系耦合效应下锚索蠕变模型和锚固力损失计算模型.基于蠕变损伤理论构建了锚固力损失过程中等效蠕变刚度损伤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粉土地层中,拉力型锚索在有效锚固长度范围内增加锚固段长度可提高其抵抗蠕变能力,压力型锚索受锚固体挤胀作用影响,可有效减小锚固力损失.型钢框架-锚索-岩土体耦合蠕变模型及锚固力损失计算模型皆展现出较好的计算效果,等效蠕变刚度损伤模型可有效预测等效蠕变刚度的损失状态,并准确描述锚固力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