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5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建立了顶板的屈服状态结构模型,利用板的刚塑性极限载荷上限解推导出弹塑性上限解,消除了因忽略弹塑性变形而造成断裂步距偏大的影响,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四边实体煤采场顶板断裂步距计算式,并用实测资料确定了其修正参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2.
根据超声探伤可以确定内埋裂纹的当量面积。当内埋裂纹呈椭圆片状且面积保持一定时,由半长轴的随机分布和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随机分布可以得到构件在均匀拉应力下可靠工作的概率。本文讨论这种情况下的可靠性计算公式。由于引入了一个形式简单又有足够精度的近似,本文所得结果容易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球铁,即高强度、高韧性奥氏体-贝氏体球铁。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热处理参数,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了考察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进行了延性断裂韧度与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具有很好的断裂韧性和接触疲劳强度。本文还探讨了奥氏体-贝氏体球铁性能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应用岩相古地理理论对南盘江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进行了再认识:由于区内南盘江壳断裂及百色壳断裂的存在,引起了中三叠世岩相的剧烈变化;尼拉背斜不是一个以构造应力为主形成的背斜构遣,而是一个由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沉积隆起形成的两侧反倾斜的沉积构造;对永和断层引起的局部地段两盘地层错移方向与应力分析的错移方向相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5.
压剪复合应力强度因子和混凝土压剪断裂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裂纹构件在压剪荷载作用下,裂纹面将闭合.本文在对裂纹前缘应力场的奇异性分析后,得出裂纹尖端只存在K_Ⅱ的结论.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在压剪情况下的破坏仍符合库仑-莫尔准则.因此,本文对压剪断裂提出了考虑裂纹面闭合和材料内摩擦双重影响的判据:在起裂时,是纯Ⅱ型扩展;其后是沿裂纹扩展方向剪断;并给出两个判据式.经8组单边裂纹压剪试样的试验验证,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首次把疲劳断裂韧性概念引入到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钢中。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过载应力下存在内部疲劳裂纹时,“鱼眼”半径可定义为临界裂纹半长;对每一处理状态,疲劳断裂韧性可视为一定值;除强度和塑性外,表面化学热处理钢中所特有的残余应力对疲劳断裂韧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碳氮共渗层中,当裂纹向着高碳含量方向扩展时,残余压应力对裂纹的扩展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不同处理态Al-3Li-0.17Zr合金冲击、拉仲等力学行为,用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结构、变形和断裂,特别是晶界断裂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不同处理态的合金变形和断裂的机制是不同的,晶界断面上的显微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建立了非线性断裂力学基本平衡定律非局部理论的基础,给出了物体体内,物体原表面,特别是新断裂表面上的平衡方程.后者正是裂纹扩展过程中所应满足的一组必要条件,包括质量条件、动量条件、动量知条件、能量条件及熵条件等.结论是:断裂过程是一个部分诸体内量毁灭和部分诸表面量在新断裂表面上创生的过程.该结果在局部理论范围内是无法解释的.本文是前文[1~3]局部理论结果的继续和推广,本文把前文及非局部连续统理论[4]作为特殊情况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19.
用断裂力学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气跨江管桥斜拉索张紧螺栓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了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0.
混凝土重力拱坝下游面裂缝断裂稳定性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将裂缝作为边界条件,应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陈衬重力拱坝下游面105高程的大裂缝(以下简称105裂缝)在水压和温度作用下的缝岸位移和缝端及远场应力。继而分别采用直接法和应力集中法计算缝端应力强度因子。通过对类似工程试验资料的归纳处理,用非线性参数估计法建立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缝深度的数学关系表达式,通过处延,从而判别105裂缝的断裂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