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通过研究断裂时的应力状况及宏观断口,对手动小齿轮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宏观断口为脆性断裂,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齿轮内部存在裂纹的成长及其失稳扩展。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加工工艺和调整零件选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在大型水利工程的岩基和混凝土材料中,总是存在着大量随机分布的微小裂隙,这些裂隙被称为Griffith 裂隙,在这些裂隙的尖端,由于应力集中将会导致岩石类材料发生脆性破坏.本文对岩石类材料提出了一种“组合模型”(包括“弹塑性模型”和“断裂模型”),并建立了非线性本构关系.根据这个模型,运用增量理论和“变 k_p 迭代法”采用了空间八结点等参数单元编制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 CCC5,并运用该程序计算了算例和工程实例,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3.
中美页岩气储层条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页岩气开发已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中国页岩气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比分析中美页岩气储层条件,指
导中国页岩气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从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储层特征和储层评价因素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
结果认为:中国成藏条件更复杂,储层埋藏深、温度高、热成熟度高、厚度低;中国页岩矿物组成更复杂,黏土矿物以
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居多,以微粒运移性的黏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更高,脆性指数更大,更有利于压裂改造;中国储层
评价因素更复杂,要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类型、储层有效厚度和岩石学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总
之,从储层条件的角度对比情况来看,中国(尤其是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已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114.
基于损伤理论的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脆性泥页岩地层的失稳破坏机理是非常规油气开发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从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的角度出发,将微裂缝视为硬脆性泥页岩的损伤,通过随机函数确定微裂缝的分布,将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相结合建立了硬脆性泥页岩的损伤本构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将硬脆性泥页岩的损伤破坏模型应用到井壁稳定分析中,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钻井液、微裂缝形态等在硬脆性泥页岩破坏中占有的比重。计算结果显示,硬脆性泥页岩对钻井液的敏感度以及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井壁稳定影响最大,硬脆性泥页岩微裂缝的方向对井壁稳定影响很小。因此,钻井液的封堵性和密度是确保硬脆性泥页岩稳定的重要手段,控制钻井方向对维持硬脆性泥页岩稳定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5.
高地应力下脆性岩体工程开挖变形机理、稳定性评价及灾害控制技术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研究的难点问题。基于高应力下脆性岩石卸荷力学试验分析,明确了卸荷过程中的岩石力学参数及变形破坏演化规律,发现高应力下脆性岩石的破坏具有较明显的应变强度特征。分析了高应力下脆性岩石卸荷破坏采用张拉屈服的Griffith应变强度准则的合理性,建立了考虑卸荷屈服引起岩体力学参数变化的弹脆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6.
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X70管线钢动态断裂韧度K1d,J1d和止裂韧度K1a以及夏氏V型缺口冲击韧度(CVN)。研究表明,断裂韧度受温度和加载速率的影响较为强烈;当温度由213K向193K逐渐降低而加载速率逐渐从0.01向1000mm/s增大时,断裂韧度逐渐减小;在恒温下,增大加载速率可以诱发韧-脆断裂转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7.
400 MPa级超级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Nb处理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400MPa级超级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系列冲击实验法"测定系列冲击功,绘制出脆性转变温度曲线·按综合能量法及断口形貌,确定出脆性转变温度为-80℃,并与相同化学成分、普通方法生产的钢板的脆性转变温度加以比较,对这一温度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脆性转变温度降低、低温韧性的改善是化学成分、微观组织、轧制工艺综合作用的结果·钢中S、P、Si含量低有利于脆性转变温度的降低、微量Nb的存在有利于脆性转变温度的降低;晶粒细化,亚晶强化是试验钢脆性转变温度降低的组织原因;控轧控冷工艺的采用是降低脆性转变温度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合金元素对一种多元合金钢可逆回火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可逆回 火脆性的温度范围是400~550℃.主要原因是P在晶界上的偏聚.沿晶单位面 积的断裂功与P的偏聚量有Ak=0.44-3.4J/mm2关系。式中,为P在 积的断裂功与P的偏聚量有Ak=0.44-3.4YJ/mm2关系。式中为P在 晶界偏聚位置分数。阶梯回火不但加速了P的偏聚速度,而且提高了平衡偏聚量。 合金中的C排斥P,并且C本身有增强晶界结合力的作用,因此适量的C对防止 可逆回火脆性是有好处的;Cr有明显促进P在晶界偏聚的作用.其原因足Cr与 C之间交互作用较强;Mn,Ni,Cu山于都会促进P在晶界的偏聚,所以不同程 度的促进了可逆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测定了C-Mn钢母材,C-Mn和Ti-B焊缝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Charpy V,COD和预制裂纹冲击试验中的断裂载荷、韧性值和断口上纤维裂纹长度,同时也测定了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OD裂纹试样的局部解理断裂应σ_f比Charpy V 缺口试样高约600MPa。在试验温度区内,控制韧性的因素是断裂载荷、纤维裂纹长度和单位纤维裂纹扩展能量。母材较低的屈服应力σ_y,较强的σ_y对载荷速度的敏感性和较低的σ_f,使其Charpy V脆性转变温度高于焊缝,COD脆性转变温度低于焊缝。还对各韧性试样断裂行为的差别与建立Charpy V和COD结果之间关系的条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基于结合材料界面端附近的线弹性奇异应力场和单一材料I-II复合型V型切口的脆性断裂准则,提出了结合材料界面端脆性断裂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为了检验该断裂准则的正确性,用有机玻璃(PMMA)和铝(AL)2种材料加工成2种结合角的界面端试样,进行拉伸破坏试验,应用上述断裂准则对试样在界面端的起裂方向和相应的临界载荷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