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半仿生法及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杜仲黄酮的实验条件.半仿生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半仿生法提取在超声波协同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仿生法在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60 ℃,料液比1∶20(g∶mL)时,黄酮提取率高达325.0 mg/g;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65 ℃,料液比1∶40(g∶mL),黄酮提取率为264.4 mg/g.  相似文献   
92.
Bionic asymmetry: from amiiform fish to undulating robotic fi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milar to bionic non-smooth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anti-resistance and anti-adhesion, bionic asymmetry is also an inherent property of biological systems and is worth exploring for conceivable pragmatic applications. Therefore, bionic asymmetry for undulations is of main interest in this paper. We initially investigate bionic asymmetry with a case study of the undulating robotic fin, RoboGnilos, which evolved from the long dorsal fin of Gymnarchus niloticus in the amiiform mode. Si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existing undulating fins is hardly satisfactory, we obtain bionic inspirations of undulatory asymmetry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measurements on the specimen of G. niloticus, to improve upon the performance. Consequently, the newly acquired innovation for bionic asymmetry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previously derived kinematics model, and also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prototype. Both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bionic asymmetric undulation generates better propulsion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linear velocity and efficiency) than the traditional symmetric modes with the same undulatory parameter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Defense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Grant No. D28200613)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405006)  相似文献   
93.
深生态学的兴起是当代环境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进展.其思想不仅体现着现代生态观的纵深发展,而且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更形成了后现代生态世界观的重要前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人类环境价值取向和实践模式.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思考,既全面阐释了深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合理内核,又深刻揭示了深生态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首先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经历了“和谐一不和谐一新的和谐”的十分曲折的过程。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价值观、生产观、伦理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在叙事层面,通过设立“石头”这一意象化的叙事者,而把红楼开场回溯至女娲补天的苍茫时刻:史前之时的不确定性,实现了时间向空间的敞开;石头开口说话(叙事),实现了话语向诗语的敞开;情节淡化,实现了故事向情的敞开。如此《红楼梦》的叙事开场呈现出天人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96.
郁达夫是一个艰难的思想漂泊者。他独特的个人气质及审美心理结构使得其小说世界中纠缠着多元矛盾和冲突。他致力到个人自我的张扬,却困于社会责任功利心,在对立的都市、乡村之间往返逃匿量终归隐自然;孱弱的男人用一套男权活脱构建着一个悲幻的情爱世界。  相似文献   
97.
早在2000多年前,儒学思想家就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命题,从先秦到明清,这种思想为历代儒家学者所阐释和发展。如果我们能结合现代科学文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思想,那么对当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
大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按照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为高校要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治官,管理育人;以德治教,教书育人;以德治学,使学生明确成都目标,立志成才,才能实现我国教育方针的目标,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9.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视阈对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阶段论”作一全新读解,并对每一阶段人的特性进行特定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研究人的发展甚至是人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平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异构双腿机器人步态规划与控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智能仿生腿的开发提供一个理想的研究平台,提出了异构双腿行走机器人(BRHL)这一全新的类人机器人模式.首先阐述了BRHL的概念及研究意义,然后基于分割建模思想给出了BRHL的协调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修正的Sigmoid磁流变阻尼器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建模.详细阐述了基于步态跟随的BRHL步态规划方法并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了BRHL的控制系统设计,利用Pro/E,ADAMS及MATLAB/Simulink对BRHL进行了虚拟样机联合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R阻尼器控制的仿生腿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人工腿的步态跟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