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新疆沙滩排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针对运动员、教练员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地剖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新疆沙滩排球事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2.
在分析开发厦门市沙滩排球市场的优势和价值前景的基础上,提出拓宽沙排运动形式、开发沙排赛事资源、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等开发厦门市沙滩排球市场的基本策略;并运用风险投资基本理论,对厦门市开发沙滩排球市场存在的政策、资源、媒体传播风险进行因子分析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73.
沙滩排球新规则规定由原来的争发球权才能得分改为每球得分制后,一攻扣球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但强队之间对抗往往一攻扣球水平相差不大,其拦网和防守反击得分仍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潜堤能否有效减少海啸岸滩冲刷问题开展研究。选取孤立波作为入射波,考虑不同潜堤位置和堤顶水深情况,同时选取没有修建潜堤时海啸岸滩变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对波高、流速、地形变化以及孤立波的上爬、回落等全过程进行测量和记录。研究结果表明,潜堤的修建并不能有效减少海啸对岸滩的冲刷,仅能改变淤积沙坝的高度和位置,且会造成潜堤离岸侧局部略有淤积,向岸侧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冲刷坑。潜堤位于水跃发生区域时,对减小岸滩淤积沙坝高度效果最为明显。保持堤顶水深不变,减小潜堤的离岸距离,对减少最大局部冲刷深度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5.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的12个碳、氧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区地质背景,探讨了该区方解石脉的成因问题.结果表明: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存在于2种不同的环境当中.泥晶灰岩或灰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同位素组成与渤海湾地区陆相沉积碳酸盐具有强烈的渊源关系,即方解石脉的物质组成来自沉积碳酸盐;细砂岩或钙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碳至少不是直接来自于陆相沉积的碳酸盐岩,该种方解石脉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6.
孙杰  雷艳艳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2):106-109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沙滩排球开展情况、竞技水平及后备人才等现状进行阐述,从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使更多热爱沙滩排球的人们了解和关注沙滩排球的发展和进步,以期达到进一步促进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的目的,并为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健康和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7.
西北地区发展沙滩排球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民健身、旅游开发、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开展沙滩排球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发展沙滩排球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8.
超高台阶土场稳坡扩容增源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矿山环保及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根据高台阶土场动态形成过程 ,利用散体动力学研究高台阶排土场的高稳定机理 ,系统探讨了土场增高扩容、扼制泥石流、底部泄流等新技术 ,为排土场在稳定条件下增加堆高、开辟用地新来源、根治泥石流、治理原表土基底创造了条件 ,对保护国土资源、根治因土场失稳而引起的矿山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79.
我国沙滩女排运动员形体特点和肌力锻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论述了我国沙排女运动员的形体特点和选材的几项形体指标,并且介绍了发展其肌力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秦皇岛市戴河口至洋河口岸段海滩在养护工程实施后的地貌演变特征,采用双重嵌套网格技术在验证良好的波流耦合水动力模型基础上建立该海域的泥沙输运及海床演变模型,模型得到了实测资料的良好验证。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实测剖面资料表明:潮流和常浪耦合下的泥沙分布与潮流和和强浪耦合下的泥沙分布形式一致,平均泥沙浓度及工程前后泥沙浓度增加值落急时刻大于于涨急时刻;工程后沙坝周围出现悬沙高浓度带,常浪时位于沙坝向岸侧,强浪时带位于沙坝向海侧;工程后沙坝处发生侵蚀,沙坝向岸侧发生淤积,沙坝向岸移动,工程在有无风暴潮的情况下均能起到保护海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