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丛书文集   32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8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XRD法分析和介电测量结果表明,SAG法Ba1-xSrxTiO3(x=0、0.3、0.5和0.7)微粉和陶瓷的室温结构为立方相.其居里温度明显低于相应Ba1-xSrxTiO3晶体或常规工艺陶瓷的值,但居里温度仍随着Sr2+含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晶粒含杂质Fe3+以及表面富钡可能使其晶格立方化,从而使居里温度下降以及三方-正交和正交-四方铁电相变消失.  相似文献   
22.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硫酸肼为内水相还原反萃剂,采用乳状液膜法从含金的盐酸溶液中直接生产黑色粉末单质金,同时对影响金迁移率和内水相还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金的迁移率为98.9%.  相似文献   
23.
COD与Fe0对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歇实验方法,分别在不同底物浓度下,分析了影响硫酸盐还原的机理,并考察了加入Fe^0对反应体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不足会减缓反应速度并降低最终反应结果,但对其反应延迟期没有影响.Fe^0对酶活性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小底物浓度变化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提高对底物的利用率.体系最终pH值随c(COD)/c(SO4^2-)增大逐渐提高,当c(COD)/c(SO4^2-)达到一定值后,最终pH值基本维持恒定.在相同底物浓度下,单质铁强化体系的最终pH值略高于空白体系.空白和单质铁强化两种体系的适宜c(COD)/c(SO4^2-)分别在5.1~6.9和3.9—5.1之间.在相同处理能力下,单质铁强化体系所需底物浓度是空白体系的75%.  相似文献   
24.
一步法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步法提取鸭血清转铁蛋白是利用热变性沉淀去除鸭血清中的杂蛋白,在微碱性(pH值为8.0)条件下,75℃保温25min,转铁蛋白的纯化倍数为1.11,收率为96%,而硫酸铵分级沉淀法的纯化倍数为1.03.收率为51%。一步法与硫酸铵分级沉淀法相比,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5.
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的耐蚀性直接影响废物固化体的安全性。研究了新型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碱矿渣—粘土复合胶凝材料(AASCM)在SO42-离子浓度为202.50 mg.L-1Na2SO4、MgSO4溶液及pH值为3.60的CH3COOH-CH3COONa溶液中的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Na2SO4溶液浸泡后,硅酸盐水泥(PC)样品的表面生成物为CaSO4.2H2O和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而AASCM、碱矿渣水泥(AASC)的表面生成物仅检测出CaSO4.2H2O相;在MgSO4溶液中浸泡后,其表面生成物除分别产生上述相应生成物之外,还有纤维状产物。AASCM中的富铝组分未导致AFt的形成。AASCM具有较硅酸盐水泥好的抗硫酸盐及酸侵蚀性能,与碱矿渣水泥相当。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乳酸环丙沙星(CFLX)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CFLX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环丙沙星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2.00μg/mL,检出限为1.32 ng/mL。  相似文献   
27.
针对功能陶瓷制造对碳酸钡粒径分布的特殊要求,以氯化钡和碳酸铵为原料,分别用室温液相反应、室温固相反应、小体积反应、小体积加表面活性剂等方法合成碳酸钡、并对其最可几粒径、分散性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合成方法与碳酸钡粒径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从海带根中提取纯化褐藻硫酸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根粉碎后,经过酶解,去除褐藻酸,得到酶解液;通过DE-41、DE-80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海带硫酸多糖(FGS)F1-F8的8种不同组分;再用Sepharose 2B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层析纯F1-F8的FGS.我们初步测定了8种FGS的分子量、单糖组分及其摩尔比.FGS为一类含有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硫酸根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29.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氧化镧、硫酸和哌嗪、水为原料得到了具有新颖结构的硫酸镧.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有机胺支撑的、通过镧与硫酸根配位形成的层状开放骨架结构,该化合物也用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和红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结构解析能够同相应的表征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30.
根据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及实验原理,制备了Ba1-xSrxTiO3的前驱体(Ti(OH)4、SrCO3,BaCO3),然后经过焙烧,在较低温度(450℃)时是碳酸钡锶和二氧化钛分子状态的混合纳米晶,继续焙烧(900℃)成为发育完整的Ba1-xSrxTiO3纳米粉体,经TEM和XRD表征,平均粒径为100m,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XRD表明此纳米粉体为钛酸钡锶Ba1-xSrxTi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