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5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31.
基因工程菌Fhhh降解PTA废水性能与4因素水平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基因工程菌Fhhh及其亲株黄孢原毛平革真菌PC和土著细菌YZ1三菌株 ,在精对苯二甲酸 (purifiedterephthalicacid ,PTA)废水中的比降解率 ,受到pH、温度、总氮、总磷 4个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 ,每个菌株的比降解率与 4个因素之间 ,分别有局部优化值 .在局部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综合优化数学模型 ,计算出Fhhh和黄孢原毛平革真菌及土著细菌的最大比降解分别为 :0 .2 2 4、0 .16 7、0 .0 18h- 1 ;废水降解过程中能量的总变化分别为 :2 .33、1.4 2、0 .13J/ (g·h) ,均为正值 ,表明 3菌株降解PTA废水总过程是释放能量 ,可以连续进行 ,综合优化数学模型合理 .研究结果为建立高效处理废水的人工智能系统 ,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32.
采用脲包法富集微生物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和γ -亚麻酸 ) .结果表明 :当混合脂肪酸∶尿素∶甲醇为 1∶3∶7.88时 ,富集效果最佳 ,微生物油脂中亚油酸和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9.88%增加到 44 .79% ,其中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2 .0 3%增加至 19.79% ,富集了将近 10倍  相似文献   
233.
在油田普遍采用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新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PAM)污水的处理问题。含PAM污水的特点是粘度大、含油多、乳化油稳定,故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回注水水质的标准。对模拟含聚废水驯化的好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油田含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采用人工模拟油田含聚废水在实验室内驯化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含聚驱采出水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44h时,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将进水中的聚丙烯酰胺由350mg/L降低至150mg/L,去除率达到57%。对颗粒污泥内的优势微生物研究表明,在模拟含聚废水中对PAM起主要降解作用的微生物为产碱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234.
在导致水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中,景观用水的影响相对容易被忽视。通过对部分水质指标的采样分析,同时辅以水生植物调研及部分水域微生物显微镜镜检,对一例景观用水的人工水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人工水域考虑了与天然河道的连通,但水质仍出现较明显的恶化。由此表明,对景观用水导致的水环境变化问题应给予更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235.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236.
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_(10))对预测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已证实有机碳质量和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的分歧仍然很大.本研究以灭菌后的土壤作为碳源,用少量未灭活的鲜土作为微生物源,采用变温培养方法,在受控条件下对比不同碳源+微生物源组合中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解析土壤底物和微生物对土壤呼吸和温度敏感性的贡献.结果表明:(1)接种后的土壤呼吸随微生物源发生相应变化;未灭菌土壤的呼吸速率低于灭菌后接种自身土壤的呼吸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越高呼吸越强.(2)与未灭菌土壤相比,灭菌后接种本源微生物的Q_(10)显著降低;土壤灭菌后接种比自身Q_(10)高的异源微生物,Q_(10)会随之升高,接种比自身Q_(10)低的异源微生物则Q_(10)随之降低.表明微生物源和有机碳质量对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都起重要影响.在酸性土壤中,微生物对碳分解Q_(10)值的影响要大于碳源,微生物的贡献约为63.2%,碳源贡献为36.8%.在碱性土壤中,碳源的贡献则更为重要,微生物的相对贡献约为41.8%,碳源相对贡献为58.2%.  相似文献   
237.
转基因植物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转基因植物及其表达产物环境释放的生态影响,归纳和总结了转基因植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从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检测的一般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转基因植物中抗性标记基因对微生物影响和微生物在转基因植物产品毒理学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转...  相似文献   
238.
采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法、滤纸条降解法和胞外酶活性测定法从长白山原始森林的腐烂枯木和落叶腐质土中筛选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结合菌落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命名为CBS-1.滤纸崩解实验说明在24h该菌对滤纸就具有明显的崩解能力,6d后滤纸的失重率达到24.1%;以稻草粉为底物发酵120 h...  相似文献   
239.
 以去除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醛废气时溶解在喷淋液中的甲醛为对象,研究了在喷淋液中加入亚硫酸钠对甲醛净化用生物膜填料塔中优势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对生物膜细菌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亚硫酸钠提高了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的净化效率;生物膜细菌优势菌仍为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240.
以远海梭子蟹为研究对象,通过蒸汽蒸煮和水煮方法进行灭菌兼熟制,将灭菌后的熟制蟹分别在-18℃、-50℃的温度下冻藏,比较杀菌和冻藏后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蒸汽杀菌的方法,蟹肉的营养成分变化较小;98℃,加热7~16 min,口感最佳。-50℃冻藏,微生物数量明显较-18℃低;真空包装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低于普通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