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44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不同压力下,湿陷性黄土试验实测变形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族上有一变形陡增段,陡增段的出现表明在此含水量变化区间变形对含水量变化敏感。变形分界压力和变形分界含水量概念以及相关经验公式的初步探讨,不仅为研究黄土湿陷起始压力、湿陷起始含水量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文章对西昆仑造山带早华力西变形期的古应力差值、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透射电镜所拍摄的变形颗粒位错形态照片,采用位错密度、动态重结晶和亚晶粒粒径等方法进行古应力差值的估算,并估算了该期变形的应变速率。古应力差值σ1-σ3=80~150MPa,应变速率6×10-14~2×10-13s-1,为中速应变。初步推算,该期变形作用大约持续了2.16Ma。  相似文献   
83.
本文根据血管力学及生理特点,提出具有初始应力、有限变形的血管力学模型。利用增量变形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给出了在脉动的血液压力作用下,具有初始应力的血管壁上的应力和变形公式。理论结果与实验相比较。理论说明了初始应力是位移波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预应力弹托辊是一种新型的托辊机构,本文对其在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准则.根据计算知,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主要受轴向载荷的影响,弹簧托辊中间截断面是危险截面,托辊旋转时虽受循环应力作用,但应力幅值较小,强度校核时可按静态处理.  相似文献   
85.
分析系流量太小的原因,提出选型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介绍了吸入室流道的改进设计方案及密封型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6.
针对上分103型气相色谱仪,改装填充柱为毛细管柱后其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同类仪器水平。  相似文献   
87.
软土震陷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饱和软粘性土与福建标准砂的静力孔压软化试验和动三轴震陷试验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饱和松砂的软化应变具有突变性,当其孔压比小于某一限值时基本无软化现象,而饱和软粘性土则呈现随孔压增长而渐软化的特点。按文中建议的软化试验与动三轴震陷试验结果的对比,可区分震陷中的软化应变和惯性应变,为进一步综合分析计算土体由这两种应变形成的震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采用恒应变速率凸轮式压缩试验机,测定了4种铝合金材料在热状态下的流动应力,分析了应变率,应变速率及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多种结构型式流动和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比较,确定了计算精度较高,结构型式较简单,适合于现场计算机在线控制和工程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9.
一般调幅结构铜合金的σb均在1000MPa左右,属于中等强度.采用形变加深冷的新工艺,可获得1400MPa以上高强度钢合金.还讨论了深冷后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90.
基于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s)(简写为PDA's)中光致变色伴随Raman谱的显著改变这一事实,认为其先致变色是光诱导相结构转变的结果.建立了描述光诱导相结构转变的数学模型;对于光致变色的微观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数值计算了光诱导相结构转变系数对入射光子能量的依赖关系,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