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68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为减轻薄壁吸能结构质量、提高结构能量吸收性能,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试样。对方管试样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的变形模式和机理。提出分段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方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其轴向吸能特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内层铝合金材料的界面出现脱层断裂,内层铝合金材料对方管变形起到了引导作用,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阻碍铝合金材料的折叠变形,碳纤维增强层合方管较原铝合金方管有效压缩能量提高了35.79%,压缩力效率提高了28.38%;而分段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还能有效降低初始峰值压缩力,提高薄壁结构压缩力效率,压缩力效率较原来提高了13.53%,进一步提升碳纤维增强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  相似文献   
962.
计算分析了风机盘管水系统通断调节下水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闭某一台风机盘管时,该风机盘管上游的风机盘管发生不等比例失调,下游的风机盘管发生近似等比例失调,各个风机盘管流量最大增加达14.27%,最小增加仅5.16%;关闭的风机盘管的支路压降越大,关闭后水系统的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大且水系统总流量减少的百分比越大,最大减少2.15%;风盘总开启率越大,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小,在相同的总开启率下,开启的风盘越集中在上游,用户侧阻力系数越小。上游风机盘管的水力稳定性系数大于下游风机盘管的水力稳定性系数。  相似文献   
963.
为解决十字形截面异形柱的薄弱问题,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内部添加型钢以改善其受力性能。对不同轴压比和不同配钢形式的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对比柱根部的型钢应变、箍筋应变、混凝土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添加型钢可明显改善试件的受力性能。T形钢的腹板和翼缘的竖向应变大于实腹式配钢试件中的型钢腹板和翼缘的应变。腹板箍筋中与剪力方向平行箍肢的应变大于与剪力方向垂直的箍肢的应变,添加型钢可提高异形柱腹板的抗剪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4.
辐射供冷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不广泛,而且没有对模块化墙板直接辐射供冷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由制冷剂直接供冷的模块化辐射墙板的运行特性及供冷效果,通过搭建试验台,测试机组分别以三种不同方式(14:00-18:00;8:00-18:00;8:00-11:00,14:00-17:00)运行时室内温湿度的变化,分析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影响辐射板性能的因素,从而提出优化辐射板的方法为调温层非均匀布置、增加辐射板厚度、装饰层采用吸湿解湿性好的材料。通过对比三种运行方式下室内空气温湿度变化最终得到采用第三种方式(8:00-11:00,14:00-17:00)可以满足温度为26±1 ℃、相对湿度为60 %—80%的室内环境,而且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5.
湿烟气由烟囱出口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会形成湿烟羽现象,产生视觉污染。分析了湿烟羽的形成机理和消散技术,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湿烟羽消散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烟气直接加热、烟气直接降温和烟气降温再热可以消散湿烟羽;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使用范围最大,烟气直接加热次之,烟气直接降温最小;环境温度低于10℃,环境相对湿度大于40%时,烟气直接加热和烟气直接降温消散湿烟羽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较大,湿烟羽消散难度大;环境温度低于5℃时,只能采用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  相似文献   
966.
在研究岩石力学性质、获取地层参数的过程中,岩石的声波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致密灰岩的声波特性,从鄂尔多斯盆地3 500 m以下4段灰岩地层取不同孔隙度的岩样进行实验,研究了不同孔隙度、层理、围压、轴压对致密砂岩声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 500 m以下致密灰岩的孔隙度分布在5%~13%之间,并且随着孔隙度的增加,灰岩的弹性模量减小,纵横波速呈线性减小;致密灰岩在平行层理方向纵横波速大于垂直层理方向,因为垂直层理方向灰岩声阻抗大;在0~5 MPa内,随着围压增大致密砂岩纵横波速增大明显,围压继续增大,纵横波速变化不明显;轴压较小时,致密灰岩的纵横波速随着轴压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当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同围压下纵横波速基本一样,围压对其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967.
为研究高强化活塞内冷油腔振荡强化传热机理,应用场协同理论对活塞内冷油腔中机油的振荡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分析.采用CFD软件Fluent模拟椭圆形油腔和水滴形油腔内机油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得到2种结构油腔的平均场协同数和协同角余弦值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场协同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活塞内冷油腔的振荡强化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968.
The classical problem of a round metal tube collapsing in concertina mode when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has been reexamin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model including an eccentricity factor proposed by Wierzbicki et al. and modified by Singace et al. has been taken one step further to obtain the real load-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to investigate eccentricity eff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eccentricity parameter m on the mean crushing load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nalysis.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ccentricity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match perfectl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half wavelength. Unlike previous research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 is not a fixed value and may affect energy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969.
建立了某车用冷却风扇不同前掠角参数化模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其流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风扇转速下,前掠角对冷却风扇流动、风量以及阻力矩的影响.在压力分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风扇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叶栅入口处,空气的平均压力不断升高,叶栅流道内,相邻叶片间升力面和吸力面间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同一叶片升力面同吸力面间的压差逐渐降低.在速度分布方面,随着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叶栅入口处,空气的流速逐渐减小,叶栅流道内,空气速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风扇性能方面,随着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风量逐渐减小,风扇阻力矩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70.
 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工具,建立包括主冷却剂系统、专设安全设施、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事故分析模型,该模型耦合了核电厂热工水力、安全壳响应及裂变产物行为分析。研究了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大破口失水事故(LB-LOCA)以及主给水丧失事故(LOFW)始发严重事故序列下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机制对安全壳大气的净化作用,对非能动安全壳空冷和水冷工况下对安全壳内气溶胶的去除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无冷却、空冷有效、空冷和水冷同时有效的三种工况下气溶胶行为的比对分析,研究了冷却机制对扩散电泳和热电泳引起的气溶胶沉积。分析结果表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机制可以增强气溶胶扩散电泳和热电泳的去除效应,相关分析可为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