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4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68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01.
不同扩散角下汽车风洞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轴向静压系数是衡量汽车风洞试验段流场品质的重要参数.收集口角度影响轴向静压系数,它的改变对不同风洞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不同风洞在不同扩散角下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的变化发现,当扩散角为1.70°时,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不随收集口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它小于1.70°时,收集口角度越大,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越大;当它大于1.70°时,变化规律相反.扩散角所导致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变化规律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射流剪切层存在固定的耗散角,当扩散角等于耗散角时,收集口角度变大导致的扩散效应与外界气流进入带来的效应相同;当扩散角小于耗散角,收集口角度变大导致扩散效应更强.这揭示了收集口角度导致静压系数变化的机理,为风洞建设确定收集口和试验段等关键尺寸提供理论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02.
采用冷却水管通水冷却是大体积混凝土坝施工期主要温控措施,而冷却水管埋设布置形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利用有限元热流耦合精细算法,考虑了冷却水管中水流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对流热交换机制,真实反映冷却水管附近温度梯度,对冷却水管在仓面上采用不同的布置方式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进行详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水管埋设布置方式,采用冷却水管双循环的布置方式更能充分发挥水管冷却作用,且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应力分布,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3.
为了研究基于层流冷却(加强型冷却)和采用有压射流冷却水进行冷却(超快冷)这两种技术方案下冷却强度的差异,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水流密度和冷却方式下带钢表面换热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流密度相同时,超快冷的换热系数显著高于加强型冷却;在加强型冷却方式下随着水流密度的提高,带钢表面换热系数也随之升高,当达到一定值后,再次提高水流密度,换热系数会随之降低,但在超快冷方式下,换热系数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04.
采用轧后空冷+超快速冷却工艺,研究卷取温度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卷取温度由504℃降至250℃时,铁素体体积分数变化很小(857%~878%),铁素体晶粒尺寸变化也很小(36~37μm),组织中的硬相由以贝氏体为主转变为以马氏体为主;实验钢的抗拉强度由510MPa升至597MPa,屈服强度由475MPa降至389MPa,延伸率变化较小(322%~350%).另外,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铁素体与贝氏体或马氏体间的变形协调能力降低,使扩孔过程中微孔提前形核,同时加快了已有微孔的长大及合并过程,导致试样发生的塑性变形减小,扩孔性能降低,扩孔率由1014%降至524%.  相似文献   
905.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城市建筑群落的密集化,以及急剧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使得城市热岛效应日趋严重。与此同时,为维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室内制冷设备加速运转,废热废气大量排出,这不仅造成能源的极大消耗,也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一严峻现实,探讨利用传热学、建筑学、地球工程学、城市规划学等理论,从整体着手发展宏观大尺度城市热管理技术,即引入城市冷却系统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分户空调,城市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温度调节,从整体上给热岛降温,同时解决分户空调带来的能源过度消耗问题,从而提升总能利用效率。分析了城市热岛和建筑耗能现状,阐述了城市冷却系统的基本特征,集中评述了当前实现宏观大尺度城市冷却系统的典型技术手段,并提炼出了有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所探讨的城市冷却系统可为国家环境战略和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6.
四支管钢板控冷结构喷嘴管出口流量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元耦合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钢板控冷设备中四支管结构管路的流场进行了三维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喷嘴管直径、喷嘴管高度、支管直径以及入口管进水流速等参数对各喷嘴管出口流量均匀性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喷嘴管直径、支管直径、入口管进水流速对各喷嘴管出口流量均匀性影响较大,而喷嘴管高度对各喷嘴管出口流量均匀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07.
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活塞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采用Pro/E软件建立德国1015型柴油机活塞的有限元模型(FEM).在性能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活塞顶等部位的热边界条件.利用ANSYS软件研究活塞振荡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后,活塞各关键部位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冷却油腔位置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冷却油腔位置对活塞各部位温度的影响规律有较大的差别.冷却油腔位置改变对活塞第一环槽影响最大,不仅温度的变化速度有极值点,而且通过移动冷却油腔可以使第一环槽的温度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908.
两类图的(d,1)-全标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G的一个k-(d,1)-全标号是一个映射f:V(G)∪E(G)→{0,1,…,k},使得任意2个相邻的点和相邻的边有不同值,且任一对相关联的点和边的值差的绝对值至少为d.G的(d,1)-全标号数λ^Td(G)定义为G有一个k-(d,1)-全标号的最小的k值,得到了扇图与轮图的(d,1)-全标号数。  相似文献   
909.
关于二元合金相图实验教材中若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燕  朱方  顾浩 《科技信息》2008,(8):173-173
详细地研究了二元合金相图实验教材,提出了教材中的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步冷曲线的形态,凝固点、低共熔点等特征温度测定值,温度校正方法等。也对上述诸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10.
广州地区建筑水平外遮阳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水平外遮阳阴影面积计算模型,以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分析了设置与不设置水平外遮阳的建筑外窗在5~9月空调时段的冷负荷.结果显示:在分析的空调时段,设置水平外遮阳的建筑外窗冷负荷比不设置时分别降低:南向12.7%,西向8.4%,东向8.0%,北向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