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系统科学   21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4603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超临界CO2提取树兰花浸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3-55℃,10.0-24.0MPa范围内测定了超临CO2对树兰花浸膏的溶解度,研究了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树兰花适当粉碎,能有效地提高过程传质速率,提高产品收率;超临界CO2中溶质浓度随CO2的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2.
垂直管内降膜吸收过程热—质传递数值计算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垂直管内降膜氨-水吸收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研究,阐述了非绝热吸收过程中传热和传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了吸收过程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并对垂直管内降膜氨-水吸收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其研究结果为降膜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考虑到热-质传递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一种改进的脉冲电导测湿传感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种改进的脉冲电导测湿传感器陈永平冯修功施明恒金峰(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南京210018)现有多孔质含湿量的测量方法中最简单的为烘干称重法,其它还有原子核法、中子法、γ射线法、张力计法、湿度计法[1~5]等.但上述方法要么测量精度太差,无法满足实际...  相似文献   
104.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中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离心流化床干燥器中湿物料的干燥过程进行了间歇实验研究,测定了气流入口、出口和床层温度以及物料湿含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表观气速、颗粒直径、床层厚度、床体转速和物料初始湿含量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离心流化床干燥过程中传热和传质准则方程。  相似文献   
105.
考察了椭圆型算子所确定的Sobolev函数类的平均宽度,以及椭圆型Cardinal样条所构成的多尺度分析,拓广了Laplace型结果。  相似文献   
106.
Texaco气化炉激冷室热质传递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Texaco气化炉激冷室 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吻全良好。通过模拟揭示了现行激冷环损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激冷环长周期运行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激冷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以兰113B-P204-煤油-H2SO4液膜体系从稀NiSO4溶液中分离回收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液膜法除Ni2+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讨论了膜相组成、酸度、乳水比、油内比、搅拌转速及试剂比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相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热导池检测器低压气相色谱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压下,载气流经色谱柱及检测器的速度加快,峰扩展减弱,同时柱效和检测灵敏度提高。对低压色谱过程的传质系数和分离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介绍了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以(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点间化学组分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为基础,确立质量传输模型并对其求解,从而揭示一定空间范围内水-岩土之间物质交换的内在过程和数量关系。水-岩土体系质量传输模拟在岩土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岩土化学淋滤、地下水水质的形成与演化及热水成矿等众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既有隧道改建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具体实践,建立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控制点为约束条件,改建量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初步确定线路位置;建立线路贯通性与限界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限界自动分析软件,确定最佳的线路设计位置,从而解决了既有隧道工程改用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线路贯通性和限界适应性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