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2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锥形模镦锻极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锥形模镦锻变形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二次稳定镦锻的概念,给出了金属变形过程中几个瞬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产生空间螺旋弯曲的原始坯料长径比ψ_(nkp),并绘出了ψ_(nkp)-φ临界曲线,进而得出了为设计模具用的三条限制曲线。通过试验分析,提出了在长径比很大时镦锻模膛设计的限制曲线,并在生产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以变角空间桁架为王组成的复合受力结构比拟钢筋砼弯扭构件,提出了既适于以扭为主也适于以弯为主的钢筋砼弯扭构件的全过程分析方法。文中还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对钢筋砼弯扭构件的破坏类型进行了讨论,对其配筋设计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3.
本文根据Reissuer理论、用功的互等定理法。求解了在均布横向载荷作用下弹性中厚板的弯曲问题.应用本法只需求解一个简单积分方程.就可得到挠曲面方程的精确解.计算表明.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用单一的阻抗矩阵的频率展开式表述三角形弯曲板的动态有限元。对直角三角形弯曲板元,建立了直到二阶的阻抗阵展开项。用常规有限元和二次动态有限元解算了一个悬臂三角形弯曲板的前六阶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65.
通过实验对非自然煤矸石砼受弯构件正、斜截面强度进行讨论,并对设计中采用的强度计算公式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6.
在铁摩辛柯各向同性梁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迭合刚度法和Hamilton原理导出了适合于复合材料叠层梁静支力分析的梁理论。此理论能够考虑同剪切变形和旋转惯性的影响,而且便于分析和求解叠层梁的各种静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具有小椭圆孔的圆锥薄壳承受扭矩时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孔的长轴与锥壳母线平行。取无量纲的曲率参数β和无量纲的锥角参数ε为摄动小参数,用摄动法得到了孔边的薄膜应力和弯曲应力的解析解(保留到β~2和ε阶的项)。在裂缝的极限情况下,还给出裂缝尖端附近的应力解。  相似文献   
68.
粘弹性基支薄板的准静态弯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粘弹性基础上的粘弹薄板准静态弯曲的一般解法.文中利用板-地基系统的弹性粘弹性相应原理,以对边简支、另两边自由的粘弹性基支矩形板为例,导出了在拉氏象空间中的有关算式,然后采用数值逆变换的方法,求得板的挠度、基支反力和内力.数值计算中,同时给出了粘弹基支的弹性板、弹性基支的粘弹板和非基支粘弹性薄板的各种解答.  相似文献   
69.
基于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耦合梁柱单元模型,采用截面高斯积分法,它不同于以往的截面分块和条带积分法,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程序:通过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全过程数值分析,研究影响钢筋混凝土压弯柱侧向位移的诸多因素(轴压比、加荷角、截面尺寸、配筋率、混凝土强度、剪跨比等)对柱侧向位移的影响情况,提出设计参考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利用平曲线的基本公式,推导非对称平曲线的计算公式,从而给同步测设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