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3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743篇
系统科学   1427篇
丛书文集   965篇
教育与普及   1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149篇
综合类   22004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1295篇
  2008年   1216篇
  2007年   1772篇
  2006年   1604篇
  2005年   1350篇
  2004年   1279篇
  2003年   1112篇
  2002年   975篇
  2001年   913篇
  2000年   759篇
  1999年   633篇
  1998年   608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438篇
  1993年   369篇
  1992年   361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302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227篇
  1987年   161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计算了受到与速度平方成比例的力的谐振子 (HOFQV)的波函数 .  相似文献   
72.
PuCO气态分子的热力学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下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得到PuCO气态分子的热力学函数 ,根据热力学原理 ,计算得到PuCO气态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变 ,据此说明PuCO气态分子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无线电波透视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电波透视法是利用无线电波在钻孔中的发射和接收来确定地下介质特性和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当电磁波在地下有耗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岩性不同的分界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折射,透射和频散,吸收等,通过研究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性质达到探测地下目标物的目的,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理论,描述了方法的分类,概述了目前使用的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常用的仪器,总结了野外工作方法和解释方法,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4.
攻击机编队对地攻击损伤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分析机群对地攻击的损伤,提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损伤评估方法.首先给出了常用的平均分配防空火力时的机群对地攻击的损伤评估方法;然后分析了"不打中一个,不打另一个"的防空火力最优分配原则,即保证攻击序列中的第一次攻击的方向总是对着机群中没被击落的飞机,并提出了在该最优分配原则下的攻击机编队的损伤评估算法;最后提出了在最优分配防空火力基础上考虑攻击机防卫物资消耗下的编队损伤评估方法,并对各种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75.
Visual Basic中 ,动态数组的使用非常灵活 ,其用途十分广泛 .在循环使用一个以上动态数组时 ,优势更明显 .通过编写构造素数表以及求多项式导数的通用函数过程 ,可充分显示动态数组在 Visual Basic编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77.
利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对干部功能进行综合测评,确定干部的功能等级。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利用信号流图及梅森公式分析设计负反馈电桥电路,以及在电阻传感器测量线性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在已获得的中能区反质子与核的中心势的光学势基础上,把光学势扩大到包含自旋轨道耦合势.在反质子能量为179.8,294.8和508MeV各情况下,分别计算和分析与~(12)C靶核的微分截面(dσ)/(dΩ),极化度P(θ)和自旋转动函数Q(θ).在与极化度的实验比较中,得到中能区普遍形式的反质子光学势.  相似文献   
80.
从通用特征函数的集合表示出发,运用集合方法论证了通用特征函数的三个重要性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通用特征函数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