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0篇
综合类   14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本文对花生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中,随着浓度的增加,花生肽显示出越来越强的清除能力,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在还原能力的实验中,花生肽的还原能力明显不如维生素C,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研究表明,花生肽在0.2~6.4 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3种不同溶剂提取所得糯米藤(Gonostegia hirta (BL.) Miq.)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将水提、碱提、酸提3种不同工艺流程所得多糖分别进行总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实验.结果:同一浓度下多糖的还原能力:水提>酸提>碱提;水提和碱提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结论:糯米藤多糖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揭示它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酶法浸提酿酒葡萄果渣中多酚的最优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酿酒后葡萄果渣为原料,50%的乙醇溶液为介质,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可浸泡提取葡萄果渣中多酚类物质.在不同酶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条件对产率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保持反应温度55℃,在pH 5的条件下,加入浓度为4.5mg/g的混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比例为1︰2)反应120min即可获得最大产率,与同条件下的无酶反应相比,产率提高了25.56%.  相似文献   
994.
孙谦 《曲靖师专学报》2013,(6):40-44,70
腺苷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由RNA降解获取腺苷成本极高,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腺苷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作为腺苷的生产菌株,黄嘌呤缺陷型的枯草芽孢杆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回复突变将会降低腺苷产量.本实验研究了枯草杆菌的黄嘌呤缺陷性菌株是否会回复突变、以及突变菌株的各种性质,进行了V.P.,硝酸盐,高盐浓度,淀粉水解检验,以及进一步的IMP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分析,发现大量菌株发生回复突变,该缺陷型菌株遗传非常不稳定,这些突变菌株与生产菌株相比,IMP脱氢酶活发生显著变化,黄嘌呤氧化酶与腺苷脱氨酶的活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5.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化学催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应用低污染的生物催化技术改造或取代传统化工工艺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无污染、专一性较强等优点,在化工、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新功能酶的开发速度较慢,使其应用受到严重限制。酶的理性设计是新酶发现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和新功能酶计算设计策略得到迅猛的发展,已成为酶功能改造的有力工具和新的研究前沿。本文就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新功能酶计算设计方法和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以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单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葛根中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为:m(料)∶V(液)=(1∶40)g/mL,60℃浸提3h,葛根粗提率为82%,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8.04%.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线虫)为模型,考察质量浓度分别为1,2,5 mg/mL黄酮提取物对线虫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35℃培养12h,1mg/mL黄酮提取物喂食线虫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即黄酮提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研究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探讨全球氮沉降变化背景下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及植物生长的应对策略。【方法】以1年生盆栽灌木铁线莲单一接菌(根内根孢囊霉,编号+R;摩西斗管囊霉,编号+F)、混合接菌(根内根孢囊霉和摩西斗管囊霉体积比1:1的混合菌剂,编号+RF)的菌根苗和非菌根苗(未接菌,编号-M)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试验,即不施氮[CK,0 g/(m2·a)]、低氮[LN,3 g/(m2·a)]、中氮[MN,6 g/(m2·a)]、高氮[HN,9 g/(m2·a)],测定1年生灌木铁线莲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溶性糖(SS)、淀粉(ST)],以及根际土壤酶[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在氮沉降量增加的背景下,研究不同接菌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及苗木各器官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从而探讨接菌处理下各指标对不同氮沉降水平的响应差异。【结果】①除BG活性外,氮沉降、接种菌根真菌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灌木铁线莲根际土中氮、磷相关酶活性。HN处理下,接种菌根真菌显著降低苗木根际土壤NAG活性。-M处理下,与磷相关的根际土壤ACP和ALP活性在HN条件下显著增加。+R和+F处理下,ALP均在HN处理达到最大。②氮沉降、接种菌根真菌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灌木铁线莲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氮沉降处理下,各接菌处理苗木SS、ST和NSC含量高于未接菌处理苗木的,且在+F处理苗木的SS、ST和NSC含量均达到最大。③在LN、MN和HN处理下,-M处理苗木的各器官NSC含量大小顺序为茎<根<叶,而接菌处理苗木的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根<茎<叶。HN处理下,+F处理苗木根内ST和NSC含量达到最大值,茎和叶内SS和NSC含量均达到最大值。④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下,SS、ST、NSC含量与土壤氮相关的NAG活性显著负相关,而与磷和碳相关的酶显著正相关;其中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磷相关土壤酶ALP活性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与碳相关土壤酶BG活性相关性系数最低。【结论】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灌木铁线莲苗木根际土壤氮、磷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对根际土壤碳相关酶活的影响,氮沉降处理显著增强菌根苗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氮沉降背景下,接菌处理提高了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的效果最为显著,且明显增加了高氮环境中苗木对根中非结构性碳的分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地形下的差异,综合评价地形对麻栎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人工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麻栎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将地形划分为平缓坡地、阳坡凹地、阳坡凸地、阴坡凹地和阴坡凸地5个类型,分别测定了5种地形下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等15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筛选并建立了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地形下的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种地形中,阳坡凹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最高,阴坡凹地pH、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高,阴坡凸地土壤容重最小。阴坡凹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最高,且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强。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pH、容重、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地形中,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依次为阳坡凹地(0.533)>平缓坡地(0.511)>阴坡凹地(0.510)>阴坡凸地(0.495)>阳坡凸地(0.482)。【结论】在本试验地,地形通过改变土壤pH、有机质、土壤容重、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等5个关键指标,影响了麻栎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其中,阳坡凹地土壤质量最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9.
干燥方法是影响精油组成成分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阴干、晒干、40℃烘干3种不同方法对采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长期野生欧薄荷地上部分进行干燥处理。以新鲜未经干燥处理的欧薄荷为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欧薄荷精油,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产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阴干欧薄荷精油产率最高(0.49%±0.01%),其次是40℃烘干(0.42%±0.03%)、晒干(0.19%±0.02%)和新鲜(0.12%±0.03%)。精油中主要成分均为香芹酮(46.58%~50.75%)和柠檬烯(24.01%~29.71%),但含量上有显著区别。抗氧化及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从3种经干燥处理过的欧薄荷植物中提取出的精油,其抗氧化活性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远远高于新鲜欧薄荷精油,抑菌效果也较新鲜欧薄荷精油有不同程度增强,综合精油产率及生物活性,阴干可作为欧薄荷较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以红颜草莓组培苗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分析了施加不同质量浓度(0、0.2、0.5、1.0、10.0、15.0、20.0、40.0 mg/L)CeCl3后,对红颜草莓组培苗增殖、根系生长、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0.5 mg/L CeCl3后,红颜草莓组培苗增殖系数最大,鲜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根长最长;(2)施加10 mg/L CeCl3后,红颜草莓组培苗生根效果最佳、根表面积最大、根尖数最多、植株最高、叶面积和SPAD最大;(3)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SOD)的酶活性随着C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eCl3质量浓度为0.5 mg/L时POD活性最强,CeCl3质量浓度为20 mg/L时SOD活性最强。CeCl3对红颜草莓组培苗的离体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质量浓度的CeCl3则抑制红颜草莓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