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83篇
综合类   52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抗菌肽因其高效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抗菌机制,不仅可作为生物防腐剂预防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微生物腐败,还有望缓解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为得到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菌肽,以现有抗菌肽数据库为基础,确定优化了新型抗菌肽的序列长度、电荷数、氨基酸组成,并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工具,从头设计得到了序列为GKLLSKLLKKLLK的新型抗菌肽YHX-1;通过琼脂扩散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及杀菌动力学曲线评价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并进一步测定了YHX-1在盐离子、血浆和微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二级结构、溶血活性及细胞毒性。结果表明:YHX-1对6株指示菌均有良好抑菌活性,其中对单增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C为4μg/mL,在2h内对单增李斯特菌的致死率为99.99%。YHX-1在盐离子(200mmol/L Na+、2mmol/L Ca2+)和10%~25%血浆环境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MIC增至原来的2~8倍,而微酸性环境(pH值5.4~7.4)对YHX-1的MIC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圆二色光谱表明,YHX-1在细胞膜模拟环境中呈现典型的α-螺旋构象。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YHX-1具有较好的细胞选择性。YHX-1不仅抑菌谱广、抑菌活性明显,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望作为新型抗菌剂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其从头设计策略旨在为新型抗菌肽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2.
类黄酮是植物产生于不同部位的一大类次生代谢小分子,在植物各器官履行多种生理功能;对人类健康有广泛的药理和有益作用,包括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预防冠心病、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抗炎和抗癌活性,已获得医药及保健业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类黄酮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脂肪酸、粘肽层、核酸与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抑制细菌金属酶活性等,发挥抗菌抑菌作用;在细胞水平上可阻止细菌粘附到宿主受体,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不仅选择性地针对细菌细胞,也抑制毒性因子以及其他形式的微生物威胁;一些植物类黄酮能明显逆转抗生素的抗药性,提高其药效;开发和应用类黄酮药物,对抗生素耐药感染可能是一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3.
为探究复方木香保健酒对脾虚大鼠(Rattus norvegicus)的影响,选取SPF级SD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结合不规则喂养构建大鼠脾虚模型,并在造模成功后设置6个处理组,每组含10只大鼠,雌雄各半,其中:正常组(N组)保持正常喂养方式,模型组(T0组)保持脾虚状态,且均不予以药物治疗;莫沙必利组(TM组)予以每1 kg体质量0.01 g的枸橼酸莫沙必利,低、中、高剂量组(T1、T2和T3组)的给药量分别为每1 kg体质量给予10.0、5.0和2.5 mL的复方木香药液(其中药物含量相当于3.00 g·mL -1的生药材)。连续给药14 d后,采集大鼠血样并进行有关血液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 T0组大鼠精神萎靡、扎堆、拱背、皮毛枯槁、嗜睡等症状依然明显;T1、T2、T3和TM组大鼠的脾虚症状均有所减轻,与T0组相比体质量增长率和食物利用率有所提高。2) 经过药物治疗,脾虚大鼠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得到提升,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与正常大鼠无明显差异;但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与红细胞计数未恢复。3) N组与T0组相比血清D-木糖质量浓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T3组与N组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0组的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与T0组相比血清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但4个药物治疗组与N组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3组与T0组相比血清胃动素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1),N、T3组雄性个体间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雌性个体间的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与其他5组相比血清胃泌素质量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TM、T3组与T0组相比该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N组与T0组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雄性个体间,TM、T3组与T0组相比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但与N组相比该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雌性个体间,T3组与T0、N组相比血清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分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 (p<0.01)和降低(p<0.05)。N、T0组雌性大鼠的淀粉酶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0组雄性大鼠的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和TM组与N、T0组相比该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上述结果可知,复方木香保健酒能提升脾虚大鼠的肠胃运动能力,促进脾虚大鼠消化吸收,增强脾虚大鼠免疫力,最终促进脾虚大鼠的康复。  相似文献   
634.
【目的】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对稻瘟病、黄瓜枯萎病及棉花黄萎病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测定LYMC-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其抑菌谱,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LYMC-3菌株对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松树脂溃疡病菌(Fusarium circinatum)、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spora)、七叶树壳梭孢菌(Fusicoccum aesculi)、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山茶炭疽菌(Guignardia camellia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orella)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病原真菌,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LYMC-3菌株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带长度及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拟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葡萄座腔菌>松球壳孢菌>七叶树壳梭孢菌>金黄壳囊孢菌>松树脂溃疡病菌>山茶炭疽菌。LYMC-3菌株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0.36%,对其分生孢子24 h萌发抑制率为88.16%。【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YMC-3菌株抑菌谱广,其发酵滤液对拟茎点霉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