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5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678篇
系统科学   495篇
丛书文集   334篇
教育与普及   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1175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朱加民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23(2):233-235,244
利用双曲函数方法,研究了具有广泛、深刻物理背景的Toda-Lattice系统,得到了它的显式精确解,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求解其他离散的非线性方程(组)。  相似文献   
63.
高等数学中的对称关分为三类: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及解题策略中的对称法。  相似文献   
64.
计算力学量平均值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量子力学中的海尔曼-费曼定理的内容和应用范围,重点阐明应用海尔曼-费曼定理求力学量平均值的方法,并探讨了粒子在中心力场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65.
应用对称性研究了碱金属原子在无外场而有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在均匀强弱磁场中的能级分裂,并计算了其能级一级近似值。  相似文献   
66.
本人从教学角度推导了刚体绕定点转动的动能定理。我们发现这一定理有两种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67.
实验中,利用微波源发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波导中借助测量线测定相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g,计算光速c,验证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相似文献   
68.
应用声呐基阵的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圆柱形组合脉动球源阵。对此声源阵低频声波声场的远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表明此声源阵对低频声波具有指向性,通过调整此组合声源阵的结构,可改善对低频声波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磁悬浮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通过线性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基于此模型使用平衡法设计了闭环控制器 ,分析它的稳态性能及抗干扰能力 ,得出性能良好的控制方案并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 .  相似文献   
70.
A modified version of Young's experiment by Shahriar Afshar demonstrates that, prior to what appears to be a “which-way” measurement, an interference pattern exists. Afshar has claimed that this result constitutes a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experiment and considers how Cramer's Transactional Interpretation easily accommodates the result.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Afshar experiment is analogous in key respects to a spin one-half particle prepared as “spin up along x”, subjected to a nondestructive confirmation of that preparation, and post-selected in a specific state of spin along z. The terminology “which-way” or “which-slit” is critiqued; it is argued that this usage by both Afshar and his critics is misleading and has contributed to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periment. Nevertheles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hr would have had no more problem accounting for the Afshar result than he would in accounting for the aforementioned pre- and post-selection spin experiment, in which the particle's preparation state is confirmed by a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prior to post-selection. In addition, some new inferences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s are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