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78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方文坛》和90年代以来的广西文学是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它始终以推介广西文学为己任。通过设置品牌栏目和策划、举办、参与文学活动等形式,为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营造良好的批评氛围,培养和扶持一批青年作家和批评家,对广西文学的崛起和广西文学整体推向全国文坛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2.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spikelet bases of ancient grains, has been used to speculate on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domestication rate of rice.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4 genomic segments from rice remains in Tianluoshan, a site of the local Hemudu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low Yangtze and two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2400 and 1200 BC, respectively). We compared our sequences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and wild rice (O. rufipogon) populations. At least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s from each site, suggesting a heterozygotic state of the rice seeds. One ancient genotype was not found in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and might have been lost. The rice remains belonged to the japonica group, and most if not all were japonica-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remains might be at an early stage of indica-japonica divergence or an indica-japonica mixture. We also identified sequences with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from species of Sapindales, Zygophyllales, and Brassica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lant remain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mmon rice field weeds such as mustards in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93.
英国文学史上同行之间的竞争——或者诗人之间的战斗——历史悠久场面壮观,为"同侪压力"所困,力争摆脱"影响的焦虑"的文学巨擘为数甚众。本文从影响性研究的历史出发,以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模式为切入点,主要研究莎士比亚与琼生、理查德生与菲尔丁,这两对文学双星在"同行竞争"和"同侪压力"下褒贬相随真假变幻的互评,以及这种关系对他们创作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最后分析了压力和竞争背后暗藏的对文学本体论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94.
大江健三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经由西方文化的洗礼,大江健三郎把《圣经》知识熔铸到创作中,使其文学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救赎情怀。同残疾儿子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患者深重苦难的体悟,激发了大江文学中宏大的共生感。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大江把个人的、家庭的痛苦,升华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宗教的普世救赎意识,浸润到大江文学中,体现了大江对人的终极关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5.
对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舂粟"、"程禾"条、睡虎地秦简的《仓律》中涉及粮米比率的律文进行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校释意见,并就有关的校勘和训诂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作为重量单位和体积单位外,石在政府仓储事务中还是一个计量粮食的特殊单位,根据粮食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体积.  相似文献   
96.
四平市山门古洞是一个小型裂隙溶洞,原洞内高度不超过1米,洞口高0.3米左右,现已把洞口拓宽并把洞内淤积红土清出大部,拟建一处喀斯特洞穴旅游景点,但因受溶洞基本特征的影响,其开发利用目的尚未实现.因此,山门古洞的开发利用,要在深入研究溶洞形态特征和旅游要素构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造景方法,把山门古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97.
中国古代水流挟沙运动规律在西汉末年已有明确表述。北宋年间在治黄和治汁中,河流泥沙动力学获显著进展。明代后期潘季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应用于指导黄河的治理实践,其理论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8.
天坛皇穹宇声学现象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坛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回音之妙,在世界古我上亦属罕见,成为人类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列为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1994年3月26日,作者在天坛皇穹宇内发现了一个回音壁和东、西配殿相关的奇妙声学现象-天坛”对话石“声学现象。  相似文献   
99.
论海派文学的传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中国文学史上 ,海派文学的定名大约是在 2 0世纪的 30年代。但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 ,其自身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形象在文学创作上获得艺术再现并不是 30年代才出现的要求 ,而是开埠以来的洋场生活逐渐对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长期结果。自《海上花列传》以来 ,海派文学出现了两种传统 :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 ,即突出现代性的传统 ;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 ,即突出批判性的传统。 30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左翼文化把这两个传统推向顶峰。到 4 0年代 ,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里 ,海派小说的各种传统终于在都市民间的空间里综合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00.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等古树名木,是我国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是全社会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