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21.
仿生增强制备聚乳酸基骨组织工程复合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仿生原理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HA-PLA)复合的骨框架材料.此复合材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相的羟基磷灰石就是天然骨中主要的无机相.在保持高孔隙率(90%)的同时,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达到2.07 MPa,高于单纯的聚乳酸框架材料(为0.89 MPa).分离成骨细胞并在三维框架材料上培养,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细胞贴附性能.仿生制备的三维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骨框架材料,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能上,都是骨组织工程中的优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422.
哈弗斯皮质骨的断裂微观力学已被提出,在骨中由于疲劳负荷和循环载荷形成微裂纹,有研究者利用二维力学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模型,针对间骨板中出现任一径向直线裂纹的问题,研究了骨单位与裂纹间的相互作用;为更真实模拟骨裂纹的情形,研究了骨单位和间骨板中同时出现一条直线裂纹的情况,通过将裂纹看作一系列连续韧性位错的塞积群,运用格林函数转化为一系列奇异积分方程,然后通过Erdogon和Gupta方法求解方程,并用高斯-切比雪夫数值离散求得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对骨微结构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3.
骨转移是癌症三大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疼痛和骨破坏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无剂量限制、可以重复治疗的治疗方式,在癌性疼痛缓解和肿瘤进展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从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基本原理、手术方法、治疗标准、疗效评价、治疗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对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4.
可注射生物活性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HA)是人骨的主要成分。采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出粒径480 μm的均一硅酸钙(CaSiO3, CS)微球,并以其为前驱体,在磷酸三钠(Na3PO4)水溶液中进行24 h水热转化处理,得到具有纳米线结构的含硅羟基磷灰石微球(Si-nHA)。该纳米线直径约100~200 nm,长度约1~2 μm。Si-nHA微球比表面积为7.78 m2/g,远高于纯HA微球的比表面积(0.08 m2/g),高比表面积使得Si-nHA微球具有更加优异的蛋白负载和缓释性能。同时,Si-nHA微球释放的硅(Si)离子能显著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增殖,以及相关成骨(OPN,OCN)和成血管基因(ANG-1)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Si-nHA微球在微创骨修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一种可以导致残疾的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软骨下骨。受损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很难自愈,用于功能修复的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镁合金因其良好的机械和生物学性能被视为可降解多孔支架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目前对于适用于软骨下骨缺损修复的镁基支架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案还没有定论。归纳了镁合金用于骨软骨支架的研究进展,包括多孔支架的制造方法;添加合金元素和表面改性的优化策略;参数化与非参数化的结构设计;镁基支架的机械、降解和生物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旨在为多孔镁基支架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6.
为研究酶解骨粉对低钙大鼠的补钙效果,经过六周低钙饲养SD大鼠构建低钙模型,连续四周分别灌胃给予低钙大鼠200、400和800 mg/kg酶解骨粉溶液.对大鼠股骨进行HE染色分析,测定股骨力学指标、骨密度、干重灰重、骨钙和骨磷含量,并测定钙的表观吸收率.实验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显著减少,骨髓腔明显扩大.给予酶解骨粉后大鼠骨小梁数量增加,骨髓腔面积减小.高剂量酶解骨粉组大鼠的骨密度提高了14.1%,股骨钙磷含量和钙表观吸收率也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酶解骨粉能够促进低钙大鼠钙的吸收,提高大鼠骨密度,增加体内骨钙含量,或是一种潜在的补钙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