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中孔低渗型藻灰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泉子油田油砂山组地层岩性复杂,呈薄层状分布,属中孔隙低渗透储层,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和相对高电阻率水层普遍存在,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特征和地层水矿化度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岩性、粒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比值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72.
基于多Agent的湖库水华形成机理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藻类水华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概念建模方法,提出用Agent智能仿真技术来搭建湖库水华形成机理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水华爆发关键因子,对湖库藻类生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关键因子与藻类变化的关系。在一系列规范约束下,构建实体、Agent和Agent间的交互协作模型,动态地描述湖库藻类生消过程及其关键因子动态变化,对藻类生长趋势和湖库水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状态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以草鱼为主的成鱼饲养池浮游藻类丰度与水体温度、总氮、总磷、耗氧量、pH等生态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管好这类鱼池,争取高产的化学和浮游藻类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74.
对山西运城硝池中的藻类植物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藻类6门,25科,50属,102种(包含两个变种).其中蓝藻门6科16属32种,绿藻门10科20属35种,硅藻门6科9属21种,裸藻门1科3属11种,隐藻门1科1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大部分为喜盐种类和随遇种类.优势种类多为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  相似文献   
75.
降解稻草对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证明在有氧条件下经过一个月以上降解的稻草对铜绿微囊藻等4种实验室培养的蓝藻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然而,灭菌的降解稻草(121℃, 15min)并没有抑藻效果。这说明伴生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于稻草的抑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是必要的。没有经过降解处理的干稻草没有抑藻效果。表明利用稻草控制自然水体水华发生是一个具有潜在实用价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6.
多数人在研究碳酸盐沉积物(岩)的压实作用时往往注重重荷压实作用,对于侧向挤压的压实作用,则注意不够。本文通过对广西田林县浪平甘硐子中上泥盆统藻鲕颗粒灰岩中藻鲕变形及定向性的研究,确认藻鲕的变形及定向并非重荷压实作用的结果,而是三叠纪中期以前的印支—燕山运动的产物。控制藻鲕变形及定向的因素是构造压实作用、早期胶结作用、颗粒成分、重荷压实作用及溶蚀—充填作用等,其中构造压实作用、早期胶结作用及颗粒成分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湖泊水源地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的意义和内容。该成果针对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灾害防控需求,基于蓝藻生长四阶段理论,研发了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智能拦截-高效清除"的成套技术与设备,并成功应用于太湖、巢湖以及其他湖泊和水库,为保障湖泊水源地供水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成果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蓝藻水华频发常态下该系列技术进一步发展空间,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