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蓝藻运动与水华早期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小平 《自然杂志》2008,30(5):280-286
蓝藻水华控制的根本出路在于蓝藻过度增长的早期预防和控制。藻类增长的过程给了我们早期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时间和浓度范围。只要我们掌握了蓝藻的增长规律、运动方式和成灾过程,采取早期预防技术路线和大面积控制手段,消除蓝藻水华对饮用水源的威胁,降低蓝藻水华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一个发展人工藻垫的计划在山东省广饶盐场得以实施,历时3年时间的培育,人工藻垫发育的厚度达2.5cm。试验池底发育在藻垫中和氧化还原梯度相关的沉积微带对矿物离子的转移和固定具强的影响,由于有机和无机的沉积物及藻垫有机质与沙粒、粘土的束缚粘结,致使土壤的渗漏减少60%~84%。所以藻垫在防渗和卤水净化中的作用对海盐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3.
有害赤潮的形成机制、危害效应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全球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及其危害效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有害赤潮的形成受到赤潮原因种适应特征与竞争策略、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水文、气象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害赤潮藻种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改变水体理化特征等对人类健康、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危害。迫切需要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和发展赤潮应急治理技术,以降低有害赤潮的规模及其危害效应。我国近海有害赤潮问题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而且有毒有害藻种形成的赤潮越来越多,对于我国近海赤潮演变的趋势与潜在危害效应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64.
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油区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上干柴沟组的上部和下油砂山组的底部 ,与砂岩、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单层厚度 0 .5~ 3m,累计厚度可达 10多米。其中藻纹层灰岩和藻叠层灰岩溶孔发育 ,分布范围广 ,厚度大 ,物性最好 ,是一种特殊的油气储层。藻纹层灰岩和藻叠层灰岩发育于相对稳定的滨浅湖环境 ,其发育规模和储层性质主要受沉积环境的稳定性、早期淋溶程度和晚期胶结充填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65.
当水源地航运设施密集时,会使原水面临较高的突发石油类污染风险。分析了围油桶和拦藻网及组合工艺在不同流速和溢油量下的除油效能。实验探究了围油桶不同安装方式在不同流速下对持续溢油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淹没深度为0cm对溢油的去除效果最差,淹没深度为1.5cm在各种流速下出口质量浓度均较低(0.14~0.61mg·L-1)。考察了拦藻网的不同布设方式(自由平铺,竖直放置,双层放置,垂直平铺)以及不同藻浓度下对溢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垂直平铺的方式在各初始情况下均有较低的出口质量浓度且效果稳定(0.15~0.28 mg·L-1);组合式工艺相较于围油桶有较好的性能提升,12min出口处质量浓度较单独围油桶分别降低了78.8%,84.6%和78.5%;高浓度藻液处理后的拦藻网除油效果下降,与活性位点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6.
对山西运城硝池中的藻类植物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藻类6门,25科,50属,102种(包含两个变种).其中蓝藻门6科16属32种,绿藻门10科20属35种,硅藻门6科9属21种,裸藻门1科3属11种,隐藻门1科1属2种,甲藻门1科1属1种.大部分为喜盐种类和随遇种类.优势种类多为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  相似文献   
67.
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水力停留时问为夏季4d、冬季8d.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化学需氧量(COD)的质量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的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冬季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红枫湖水环境因子监测与水华防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秦洪超  储蓉  朱立 《贵州科学》2012,30(5):71-73
通过对红枫湖水质各环境因子监测,对该水域水体中污染因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各污染因子相关性进行讨论,分析了相关原因,为红枫湖水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采用3种不同的柱前衍生化方法分别对海藻多糖的水解产物进行前处理,并用GC-MS法分析该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比较可知,糖腈乙酸酯衍生化法的效果最佳.应用该前处理方法对海带、亨氏马尾藻、孔石莼、刺松藻、小石花菜、龙须菜和蜈蚣藻等7种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可知,以上海藻多糖均含有半乳糖,大多数含有木糖,且海带、亨氏马尾藻和蜈蚣藻多糖含有岩藻糖.  相似文献   
70.
国内最近5年藻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藻类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就藻类资源及分类研究、藻类的化学组成和 藻类生理及生态学几个方面对国内最近5年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发现未来几年藻类研究的 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