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1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15篇
系统科学   97篇
丛书文集   146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3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875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991.
模拟了胃(肠)液中pH值、蛋白酶、进食量和微量金属离子等对阿魏酸酯酶(FAE)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胃液环境对阿魏酸酯酶酶活影响显著,模拟肠液环境对阿魏酸酯酶稳定性影响较小;蛋白酶酶活的增加不利于阿魏酸酯酶稳定性,但影响不显著;混合金属离子对阿魏酸酯酶稳定性影响不显著;进食量增加可以保护阿魏酸酯酶通过胃液环境,进入小肠发挥作用.在模拟胃液中,阿魏酸酯酶的酶活迅速降低,1 h时,酶活为25%左右,调整为小肠环境时,对阿魏酸酯酶有瞬时激活作用;5 h时,酶活为30%左右;胃肠道pH值是影响阿魏酸酯酶酶活的主要因素,胃蛋白酶、肠道中的金属离子对阿魏酸酯酶酶活影响较小,进食量对肠道中阿魏酸酯酶有保护作用,模拟肠液对经过模拟胃液处理的阿魏酸酯酶有瞬时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采用砂培的方法,设7个钼水平,4个菌株,通过对株高增加、地上部产量、植株氮含量、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综合分析,确定使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达到最佳促生性能的钼浓度.结果表明:高浓度钼不利于产量的增加,缺钼不利于氮含量的增加;经主因子分析,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LZ3-2的最适钼浓度为1 500 mg·L-1, 接种菌株RJS9-2及不接种的最适钼浓度为1 000~1 500 mg·L-1,接种菌株YM11-1最适钼浓度为500~1 500 mg·L-1;接种菌株PN13-3最适钼浓度为2 000 mg·L-1.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利川产区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通过液质联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LC-HR-ESIMS)技术鉴定其组分,采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各组分含量,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10株供试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中鉴定和定量了7个黄酮组分:二氢杨梅素(18.57%)、杨梅苷(0.53%)、杨梅素(1.29%)、花旗松素(1.38%)、槲皮素(0.51%)、三叶豆苷(0.78%)、山柰酚(0.45%);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藻弧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 mg·mL-1、2.0 mg·mL-1、2.0 mg·mL-1、1.0 mg·mL-1.  相似文献   
995.
以峨眉岩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沉淀分级溶解法初步纯化其总三萜化合物并比较纯化前后总三萜抗氧化、抑菌和抑癌活性.结果表明:经4次冻干后,样品提取率从38.13 %降低到26.79 %,提取物中总三萜含量从48.58 %升高到70.99 %;纯化后的总三萜化合物总还原能力增强,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IC50由0.32 mg·mL-1降低到0.27 mg·mL-1;峨眉岩白菜总三萜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纯化后能提高总三萜对两种菌的敏感度;纯化后总三萜提取物对Hela细胞24和48 h的IC50从纯化前的102.5和69.00 μg·mL-1降低到59.01和28.56 μg·mL-1,对A549肺癌细胞24和48 h的IC50从纯化前的238.90 μg·mL-1和172.00 μg·mL-1降低到84.32 μg·mL-1和65.99 μg·mL-1.因此沉淀分级溶解法可适用于峨眉岩白菜总三萜的纯化,纯化后的总三萜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和抑癌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提高新疆和田地区火山岩粉的活性,拓宽其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借鉴目前常用的机械磨细的球磨方法,使粉体材料更加细化,并改善其颗粒分布。对4种细度的火山岩粉,采用勃氏法测试其比表面积,激光粒度法分析其颗粒级配及分布,多龄期胶砂强度指数法去验证掺加该火山岩粉后的胶凝体系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最后用SEM及EDS观察分析微观形貌及产物,揭示微观变化与宏观强度,即火山灰活性提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磨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火山岩粉的颗粒分布,比表面积每增加80 m2/kg左右则小于50%通过率颗粒粒径减小0.6~0.8 μm;掺火山岩粉胶凝体系随龄期的延长,宏观上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有持续的提高,而且抗折强度增加速率更快,但强度增加随火山岩粉变细而增长的幅度放缓。根据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及SEM及EDS的微观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机械磨细可提高火山岩粉活性的主要原因为颗粒变细的“微集料”填充作用,以及其参与水泥基体系水化反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7.
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探究土壤pH、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生物质炭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组织分离纯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引起草莓叶部新病的致病菌为拟盘多毛孢。以喷洒清水为空白对照,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水直接喷洒致病菌和生长期的草莓植株,研究臭氧水对致病菌和草莓植株的浓度效应,结果显示:低浓度臭氧水(0.5~0.8 mg·L-1)对草莓植株的生理生态变化和致病菌的生长影响较小;中浓度臭氧水(2.2~2.5 mg·L-1)可以显著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并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高浓度臭氧水(4.0~4.3 mg·L-1)可以很好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但对草莓叶片有较严重的腐蚀作用。因此,中浓度(2.2~2.5 mg·L-1)是喷洒草莓的最适臭氧水浓度。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反复性冲刺运动期间与运动结束后摄取常氧(21%)与高浓度氧气(95%)对短跑选手冲刺速度表现及生理代谢的影响,选取10位成都市竞技体校短跑选手为受试者,依照平衡次序方式进行前后共2次(间隔3天)、每次5×50 m冲刺跑测试,并于3 min的间歇休息期间及所有冲刺运动结束后的7 min内分别摄取常氧或高浓度氧气;同时在冲刺运动期间与运动结束后分别检测受试者跑速、乳酸、心率与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结果显示:①常氧与高氧条件下的前4次冲刺速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5次冲刺的高氧速度表现显著优于常氧条件;②常氧与高氧条件下的冲刺期间,乳酸堆积的情形类似,其产生的乳酸变化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冲刺结束后的第7分钟恢复期,高氧条件下获得较佳的乳酸排除效果;③高氧条件下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常氧,而心率与血压在高氧、常氧种条件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反复性冲刺运动间歇休息中摄取高浓度氧气,虽对冲刺期间乳酸堆积量无影响,但可获得较佳的运动速度表现,且有利于运动后恢复期间的乳酸排除.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太阳光的光催化效率,以二水合乙酸锌、六水合硝酸钴为原料,以竹纤维为模板,采用浸渍-热转化制备了钴掺杂摩尔分数为0%~4.0%的Co/ZnO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物相等进行表征.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用亚甲基蓝评价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探究前驱物煅烧时间及钴掺杂量对Co/ZnO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掺杂摩尔分数为2.0%时,浸泡2 h获得的前驱物经过600 ℃煅烧2 h制成的Co/ZnO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最佳,降解率为91.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