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研究了在苯甲醇中丙烯酰胺 PET 切片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发现随反应时间延长,引发剂BPO 浓度增加,接枝率提高。在40~90℃范围内随反应温度提高接技率增加。随单体丙烯酰胺浓度提高,接枝率下降,发现苯甲醇、BPO 对 PET 均有降解作用。用接枝产物和 Nylon 6试纺并列型复合纤维,并对复合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2.
我们用马铃薯淀粉渣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制备的淀粉渣──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Sr-g-AAm),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对水介质中的悬浮固体粒子有较强的絮凝作用,与一般无机絮凝剂比较,絮凝物形成速度快,体积大,沉降迅速,无毒、无副作用、具有高效、廉价、多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3.
以水为反应介质,在Fe~(2+)-H_2O_2的引发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简要地报导了引发剂、单体、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以及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其水溶液对含石油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4.
温度敏感聚合物是指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自身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突变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智能聚合物的一种;介绍了温度敏感聚合物的分类一般包含N-取代丙烯酰胺聚合物、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多肽三大类,并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为例,从其分子链官能团构成及温度变化时各自发挥的作用上,阐述了温度敏感聚合物的温敏机理;通过线性N-取代丙烯酰胺聚合物制备、N-取代丙烯酰胺水凝胶制备、N-取代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合成等论述了温度敏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并说明了其在药物控制释放、酶的固定化、色谱固定相的修饰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5.
以THF为溶剂,磺胺嘧啶钠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酰氯为封端剂,阴离子聚合合成了一类含双键端基的聚氧乙烯(PEO)大单体;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此类大单体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PMMA—PAM—PEO三元共聚物,此物在常温下易于成膜;大单体及共聚物经纯化后,用IR、^1H—NMR、VPO、GPC等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有预期结构。  相似文献   
126.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液法以(NH4)2S2O8为引发剂,以玉米淀粉、丙烯酸(AAC)、丙烯酸胺(AAM)为原料,对淀粉在80~85℃糊化15~30min,引发剂与淀粉质量比为0.4%~0.6%,单体与淀粉质量比为4~6,AAC与AAM质量比为2.0~2.5,聚合温度为50~60℃,反应2~3h条件下合成了玉米淀粉接枝AAC/AAM吸水树脂,其吸水率为400~700g·g-1,对0.9%的NaCl溶液吸液率为100~150g·g-1,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的耐盐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PVA接枝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 ,通过接枝反应向 PVA纤维表面引入带有极性羧基基因或酰胺基团的支链 ,考察了 PVA接枝纤维对其增强水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接枝 PVA纤维相比 ,PVA接枝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明显增大 ,增幅可达 30 % ,而其弯曲模量、屈服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几乎没有变化 ;随着接枝率的增大 ,PVA接技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30.
不同单体浓度范围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EHP为引发剂、白油为连续介质,进行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酰胺/丙烯酸钠(AM/SA)和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M/DMMC)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浓度范围内,3种单体(对)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在较高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w(M)为25%~50%),聚合速率对AM,AM/SA和AM/DMMC3种单体(对)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2.24,2.34和2.47;在较低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w(M)为10%~26%)反应级数则分别为1.57,1.61和1.58。不同单体质量分数范围内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的反应级数相差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聚合体系中单体水溶液的粘度对聚合速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