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采用较为普及的GC -MSD结合TPDE方法研究了KNO3 在沸石上热分解的产物分布 从K2 CO3 /KL的TPDE入手 ,首先证明了GC -MSD方法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通过负载 5 ,10和 30wt.- %KNO3 的KL沸石上KNO3 热分解产物的辨认和分析 ,推断KNO3 在沸石上的分解大致可分为 2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 6 0 0℃以下发生 ,主要产生N2 O和NO及N2 ;第二阶段的主要产物是NO2 ,发生在 6 0 0℃以上的高温区 .通过剖析分解第一阶段产物中N2 和NO之比 ,发现产生较多的N2 ,进而推断KNO3 在KL沸石分解会产生较多的钾氧化物而促成强碱位的形成 .结果表明 ,沸石与负载的KNO3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KNO3 分解、乃至形成超强碱新材料的重要因素 .  相似文献   
32.
本项目根据国家和行业关键科技需求,发明了系列原创性共结晶分子筛材料,开发成功系列特定功能导向的高效催化剂及成套技术,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应用于醛氨合成吡啶、液化气芳构化以及低碳烃与轻芳烃烷基化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等多个工业过程,创造显著效益。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支撑发展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33.
Mn-MCM-41的微波合成及氧化还原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r)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利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出了中孔杂原子分子筛Mn-MCM-41,利用XRD,IR,循环伏安法等对Mn-MCM-4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锰元素已进入分子筛骨架,且以Mn^2 形式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34.
助剂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成型过程中引入助剂的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分子筛吸附剂对正己烷、一氧化碳的吸附容量,解吸再生性能及一氧化碳与氮气的吸附分离效率,发现助剂量的改变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这对工业用新吸附剂的研究和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A well-defined, monodisperse Ag_6~+ cluster was prepared by mild chemical treatments including aqueous ionexchange, dehydration, oxygen calcination at 673 K and hydrogen reduction 293 K, rather than autoreduction and irradiations with γ-ray and X-ray. H_2 reduction was proved as a crucial step to form the nanosize cluster with six equivalent silver atoms. Hydrogen isotope exchange and dynamics were probed by EPR and HYSCOR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cluster geometry, size, charge state and spin stat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result in the deuterium desorption energy of 0.78 eV from the cluster, exceeding the experimental value of 0.38 eV for the single crystal Ag(111) surface. Thes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EPR-active clusters are in delicate equilibrium with EPR-silent clusters.  相似文献   
36.
对改性沸石提高污水COD净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引起各界的关注。当水体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的消耗增加,水质变差。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时,不利于污水的处理,使处理费用增加。所以对污水进行COD预处理,有利于污水的后续的处理。面对传统工艺耗资巨大且有机物去除率较低状况(我国一般为20%~50%)需要探索一些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利用吸附作用处理废水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沸石的独特结构,利用它的吸附性能来处理污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矿产资源。本文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降低COD的值,用改性后沸石降低COD,试验表明沸石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污水的pH值,污水初始COD等是影响去除率的因素。在一点范围内,增加沸石的投加量、振荡时间、吸附温度、污水初始COD值可以改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5A分子筛为载体、以钛酸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TiO_2/5A分子筛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中以300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TiO_2/5A分子筛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TiO_2/5A分子筛作为光催化剂对10mg/L的亚甲基兰溶液光催化30分钟后,光催化脱色率可达86.97%,脱色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8.
吸附剂的再生直接影响吸附精制工艺的成败,决定了吸附过程能耗及吸附剂寿命.对吸附过程中已被轻质芳烃饱和的13X型分子筛的再生脱附剂进行了筛选、比较.结果表明,工厂中副产C5 馏分是合适的脱附剂.研究表明.温度、空速等因素对脱附效果有影响.脱附温度应高于300℃。脱附剂空速可随工艺要求在LHSV变化范围为0.8~1.25 h-1内选择.所得结果为6# 溶剂油吸附脱芳精制工艺中再生工序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含分子筛催化剂,用溶剂法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并在连续微反装置上以正辛烷为原料,评价了催化剂活性。在此实验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分子筛类型和含量影响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强酸量、L酸量以及B酸量。催化剂表面B酸中心是催化剂加氢裂化活性中心,催化剂表面L酸中心能提高催化剂的抗氮性能,因而可提高催化剂对含氮化合物原料的加氢裂化性能。  相似文献   
40.
采用常压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液化石油气在HZSM-5分子筛及各种改性分子筛上的芳构化反应,并对抑制积炭延长分子筛活性稳定性方面做了研究。根据测得的催化剂样品上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及氨的TPD结果,提出了芳构化的活性中心是由B酸与L酸共同构成,B酸与L酸应有适宜配比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