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733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又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享赋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特色和价值作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江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提出了在泛珠背景下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规划区域旅游线路;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实行多样化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2.
针对受污染的黄河水源水,进行生物陶粒滤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能全面净化受污染黄河水的水质.在气水比为0.25:1、滤速为5.1m/h的条件下,对CODMn、NH 4-N、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4.8%-22.7%,20%-77.6%,75%-98.3%.对UV254和藻类的去除率分别为7.3%-30.4%和24.4%-41.8%.  相似文献   
53.
塔里木河流域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采用当前非常流行的数据仓库技术管理塔里木河流域海量遥感影像、背景数据,实现塔河流域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方法 采用当前流行的数据仓库管理技术,按照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及基于C/S结构和关系数据库3层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将塔里木河流域遥感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多专题信息、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多媒体和元数据等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建库。结果 实现了多类型、多尺度的海量遥感影像、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的无缝集成和统一管理。结论 综合使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技术,建立基于动态监测与管理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工程优势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4.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对疏研究,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中下游景观指数呈波形变化,1990~1994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加态势,1994~1999年呈减小态势,而景观优势度指数的变化态势与上述两个指数的变化态势相反.各景观要素的转化使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景观格局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在靠近水源和流域的中上游地带,农耕发达,一般形成集约化、灌溉系统完善的农田景观;另一方面,随上游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远离水源或流域下游地带,天然生态体系破坏不断加剧,区域景观向荒漠化方向发展,说明流域中上游人工绿洲的形成与发展是以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大面积荒漠化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55.
位山黄灌区下游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强烈开采,已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为了该区域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应对该区域水资源施行统一管理、地下水的合理调控、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和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等措施.  相似文献   
56.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经济全球化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展开系统性的深入分析.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集群化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深层作用等多维的视角出发提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其中包括产业转移与互补、点轴联网辐射、职能分工和集群化整合等4种模式。  相似文献   
57.
位于毛乌素沙漠东南的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层系记录了8.5个古风成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构成的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旋回.通过对不同沉积相粒度的一般分布特征尤其是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值以及该地生物化石指示的古环境综合分析,认为所述粒度旋回主要是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的气候旋回波动所致。  相似文献   
58.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开封市农业发展的突破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封的地域优势,研究开封市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新契机.最后,分析了开封市发展奶业的优势条件,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
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非污染生态影响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各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是引起非污染生态影响的主要原因,而城市化是其中影响最深的过程之一.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城市化引起的非污染生态问题显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大,城镇、交通用地迅速增加,林地、草地、耕地则大幅减少.城市植被的种类少、优势种突出、外来物种较多,从而明显降低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由于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人为活动,城市区域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侵蚀强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