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教学中分析武术运动中的动作造型、节奏风格、神态气质、用语、情感、情操等美感因素,传授武术本身是一种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62.
从心理学表象原理及形成过程出发,在中学武术教学中设计了表象教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将想和练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识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产生不同教学效果的表象法与常规教法进行对比,对表象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以第十二届全运会长拳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比赛中长拳套路编排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的编排顺序基本上类似,大多数运动员都会选择将323A+353C+4(旋风脚360度+旋子转体720度+竖叉)作为第一组难度动作,将355B(侧空翻转体360度)或333A(旋子)作为最后一个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6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回归的具体方法,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底蕴,逐步完成武术文化的回归,发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65.
太极拳的渊源及教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及教学特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使学习者对太极拳更为了解,使太极拳的教学更为规范,动作更为标准,体现中华武术的魅力所在,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66.
本文建立了小型磁盘的排队模型、对磁盘寻道模型和数据存取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结果表明磁盘寻道模型并非理想的均匀分布。单元分裂存取策略可以改善磁盘I/O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7.
中国武术文化具有有机整体运思、直觉运思、意象运思、历史运思等结构或特征,有机整体运思特征使武术追求内外一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直觉运思特征令武术的传承强调意会性或不可言说性;意象运思特征则体现于“以形喻势”、“重意不重形”;历史运思特征促使武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但同时又阻碍着武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武术的劲力,从生理学角度和应用价值上,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不同发力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武术套路创编与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知:武术面对国内“体操化”、“伪武术”等窘境的同时,也面临诸如奥运瘦身计划和奥运项目欧美强势同化的国际形势.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远之计.武术项目管理重心向传统武术套路的改造方面倾斜是整个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70.
回顾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历程,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演变对其技术风格发展趋势的导向作用,为今后武术套路技术水平发展方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