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211.
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巴楚断隆的形态、成因及边界断裂与其南北两侧前陆凹陷的形成戚息相关。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大背景下,巴楚前缘断隆受西南坳陷和阿瓦提凹陷的影响,新生代时构造体制发生反转,边界向南北迁移。根据其发育过程特征,作者用复合前缘隆起两端迁移模式对复合前缘隆起独特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解释:即三叠纪以来岩石圈各圈层同步挠曲变形。随着挤压应力场的增大,巴楚隆起在挠曲基础上不断抬升,形成几条大型断裂带。巴楚断隆作为一个整体沿着这几条深断裂发生剪切滑动,平面上表现为向冲断带迁移。在宁静期岩石圈回跳,整体向下滑动,发育负反转构造,平面上为向隆起轴部的迁移。前缘隆起向南北凹陷迁移时可能会在前缘隆起上出现局部伸展体制。  相似文献   
212.
在大量采集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和原油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资料基础上,对涠西南凹陷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划分为A、B、C等3类烃源岩。系统分析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性,对不同层系原油物性进行统计梳理,依据甾、萜烷、饱和烃组成等进行原油成因类型划分,将涠西南凹陷原油分为A、B1、B2、C1和C2等3大类5亚类。通过油源精细对比和原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A类原油来源于A类源岩,主要分布在1号、2号和3号断裂附近及东南部的斜坡部位;B1和B2类原油来源于B类源岩,其中B1类原油主要分布在2号断裂附近,B2类原油主要在3号断裂附近;C1和C2类原油来源于C类源岩,C1类原油分布在与B1类原油相近的区域,C2类原油主要集中分布在2号断裂与3号断裂接近交互的部位。  相似文献   
213.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成藏条件优越,具备大面积含油特征,该区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为明确玛东斜坡油藏富集规律,进一步深化该区油气勘探,综合运用钻井、岩芯、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沉积相刻画及含砾中-粗砂岩储层预测等技术,对达巴松扇北翼DA13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为断层岩性油藏,主要受大型宽缓平台区、坡折、前缘有利相带及断裂共同控制,具有“构造控聚、坡折控砂、断层-岩性控藏”的成藏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成藏条件,明确了达巴松扇南翼与北翼具有类似的成藏背景与条件,通过单井相与地震相分析,指出了达巴松扇南翼坡下前缘有利相带广泛发育且发育多个断层-岩性圈闭,勘探潜力巨大,是下一步拓展玛东斜坡百口泉组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214.
根据岩心、地震、测/录井资料,在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15井区的沙三下砂砾体中识别出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其中,车57井以粒度偏细且有根的深水浊积扇与深湖相互层为特色,车古25井以具水道补给的(有根的)滑塌浊积扇为特色.平面上,自北而南顺水道方向由陆向湖盆中心,依次分布着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或滑塌浊积扇、深湖亚相,两类扇体沿主构造线串珠状排列,包裹于大片的深湖相中,呈现"深湖包扇"的沉积格局.不同时期两类扇的演化不同:无根的滑塌浊积扇在第1期最为发育;第5期发生了湖平面上升,扇体范围明显缩小;第7期仅见有根的深水浊积扇与滑塌浊积扇,分布面积不大,但无根的滑塌浊积扇消失.  相似文献   
215.
216.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埋古潜山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凹陷钻探的两口科学探索井均在古生界潜山发现天然气流,其中科A2井经测试获日产天然气40.2×10~4m~3,揭示了渤海海域目前埋深最大、温度最高的古潜山天然气藏。根据渤中凹陷渤中21~22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和实际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对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控制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潜山圈闭面积大,且具有完整背斜形态;深层沙四段—东三段发育大量优质高成熟烃源岩,油气源充足;古潜山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储层物性较好;成藏要素匹配关系好,天然气具有明显的晚期持续充注成藏的特点。该古潜山气藏的发现,不仅是渤中凹陷深埋古潜山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埋古潜山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和勘探工程技术进步的重大成果,能够推动渤海海域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凹中深埋古潜山的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217.
依据井点X衍射矿物和氯同位素垂向分布资料,分析东濮凹陷盐岩垂向序列,并结合咸水蒸发实验和盐湖钻孔资料分析盐岩沉积及保存过程,研究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结果表明:浅水蒸发成盐过程中保持有足够的水深,为盐下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便利,浅水盐岩与油页岩及黄铁矿伴生不矛盾;淡水的注入是影响垂向盐韵律组成的关键因素,注入量少时可能引起氯同位素的变化,随着注入量的增大可能引起盐韵律中氯化物乃至硫化物的缺失;凹陷满盆含砂、控边断层上盘缺少粗碎屑的现象可能是边界断层长期小规模活动造成的,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更有可能是浅水蒸发成因。  相似文献   
218.
天然气运移研究一直是油气地质领域中至关重要但又最为薄弱的环节,选取甲烷碳同位素、气体干燥系数(C1/C1-5)、i C4/n C4、非烃气体组成等多项天然气运移示踪参数,对孝泉-新场地区陆相天然气的运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储层紧邻烃源岩,天然气就近成藏,二次运移特征不明显,由于运移距离较短,烃源岩生排烃与天然气的成藏几乎同期进行;侏罗系天然气为次生气藏,天然气以燕山晚期至喜山期形成的深大断裂带为运移通道,由须家河组垂向运移至侏罗系储层,并沿输导砂体由构造低部位向构造高部位侧向运移,至适当圈闭中聚集成藏,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时期为晚白垩世末期—古近纪。  相似文献   
219.
高邮凹陷阜一段油气充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邮凹陷阜一段储层各种成岩现象的镜下观测与物性统计分析发现储层物性演化受到油气充注的影响.油气充注通过影响储层演化过程中各种成岩作用的进程和强度使得含油储层和非含油储层物性特征出现明显差异,造成含油层物性条件优越而非含油层物性条件相对较差.其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储层演化过程中各种溶解作用的进行、抑制晚期碳酸盐胶结并弱化石英的次生加大,但在压实作用的影响上需要考虑超压、常压及石油沥青化3种条件.整体上,油气充注对于储层的物性演化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及RP(认知电位)的改变特征,为客观评价临床疗效和早期诊断抑郁症提供更灵敏的科学标准.方法:从即将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分别观测实验组入院前及治疗后在图形翻转刺激下的视觉P300和认知电位之潜伏期与振幅变化.结果: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RP和P3波之潜伏期显著缩短,两者的波幅则显著升高;以上差异显著.结论:RP之潜伏期与波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抑郁症的特征指标,P300波之潜伏期与波幅可以作为评价抑郁症临床疗效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