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0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为七子派殿军,吴国伦在其创作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不斐的成就。文章考察了吴国伦生平及其创作,认为其文学复古并不是贯彻始终的,而是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学界对吴国伦应有再认识。  相似文献   
42.
从句型变换的角度来看,位于动词前和句末的两种“无(有)以”结构,它们二者因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43.
吴英词在章法结构上具有梦幻构思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结构上多以梦幻与与实对比,既有上下片的总体对比,又有上下片内部的错综对比;又常以“梦”统领、绾结或收束全篇。梦幻构思在梦窗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形成词独特独特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构思,又显然是受其梦幻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以唐代文学中的诗歌为主,就伍子胥及其相关之信仰与传说(伍子胥庙、钱塘江涛、罗剎石),做更深层次的探讨,企图呈现出伍子胥在唐代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  相似文献   
45.
元四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融合笔墨的写意精神,通过对物象描绘表达画家的主观心绪,忽略物象的形似而重神似,逐渐形成了尚逸、尚意的山水画风。文人画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脱俗”和“自娱”的美学思想体现了文人画家之“隐”与山水画之“逸”的结合。  相似文献   
46.
东汉时期,吴越经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学在吴越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地方官学、私学和出外求学等。仕进制度的导引,长官对儒家礼教的倡导以及避世高士的影响等,是导致吴越经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经学相比,吴越经学具有不重师法家法、尚博学、重谶纬之学等特点。在经学影响下,吴越名儒辈出,著述风气盛行,社会风气充满儒家礼教气息。  相似文献   
47.
“巫、舞”的原初形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始巫文化而产生的“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原始兼通人神的首领 到专司祭祠鬼神的巫师。“巫”与“王”也由统一走向了分化。“巫”“舞”同源,舞也由娱神的巫术方式变为 娱人的舞蹈。“后边”在历史中的功用和变化为“巫”的发展演化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48.
通过提取“吴”、“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中“搂膝拗步”这一动作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这两种风格特点的动作比较为诸多练习者提出一些正确的、有效地建议,使练习者能够按照各拳式的特点进行练习,从而使各拳式能按其风格特点更好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9.
清代浙籍金石学家黄易不仅是武氏祠的发掘者,汉画馆藏的开创者,同时在汉画像石研究方面亦有开山之功。武氏祠重见天日所引发的汉画像摩拓、著录与研究之风,其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50.
将俞樾"废医论"视为民国废止中医运动的源头是一种臆想。从清代医疗文化的历史场景来看,当时社会存在着诸多对医家的负面认知--"庸医遍天下"、"医不昌后"、"行医杀人"等等,俞樾"废医论"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种认知更加学理化。由此推断俞樾废止中医的想法是对历史的误读。当代中医界学者对俞樾废止中医形象的建构,与他们遭受废止中医运动创伤的群体心理和因果论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