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湖相密集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研究了陆相断陷湖盆自身沉积发育特点,应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综合分析研究了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密集段的特征.在东营凹陷中,识别出的4种密集段内部结构,反映了不同的物源供应和水动力条件.密集段在岩性、电性、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上均与其上下地层有很大差异.由于密集段的特殊性,它对地层对比、生油岩评价和层序解释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白云岩的成因, 本文对64件白云岩样品的岩石学特征、阴极发光程度、碳氧同位素组成和主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岩石学的研究表明,该区白云岩岩石类型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和亮晶生物碎屑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自沙三段至沙一段沉积时期,湖泊的古盐度经历了高-低-高的过程,古气温逐渐降低。泥晶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在4类白云岩中最高,盐度值最低,主要为埋藏成因,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低盐度环境中。微晶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相对较低,盐度值相对较高,形成于氧化性较强的近地表高盐度环境中,为渗透回流成因,部分样品受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具有极高的δ13C。藻纹层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相对较高,盐度值在4类白云岩中最高,形成于浅埋藏环境中,成岩环境受海水的影响表现出高盐度特征。亮晶生物碎屑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在4类白云岩中最低,盐度值相对较低,形成于氧化性较强的低盐度浅埋藏环境中,同时受到大气水渗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受多期次构造应力场叠加转变的影响,迈陈凹陷东部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平面上断裂走向在古新统和始新统以NE向为主,渐新统转变为EW和NEE向,剖面上以T4反射层(涠州组底)为界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套断裂系统,上下两套断裂系统继承与改造并存。针对这一问题,在地震、钻井岩心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对迈陈凹陷东部断裂系统的发育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正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迈陈凹陷东部在古新世—中始新世主要受控于NW向伸展应力场,以NE向断裂发育为主;晚始新世在NW向拉张的同时叠加了右旋剪切作用,近EW向断裂开始发育,部分早期发育的NE向断裂继承性活动。  相似文献   
44.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古近纪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压力,探讨地层高压发育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以声波时差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地化及油气测试资料,利用Bowers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恢复平湖构造带单井压力剖面,以实测地层压力结果为约束,分析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认为该构造带异常高压主要分布在埋藏较深的平湖组,随深度增加,高压幅度呈阶梯状增大;平湖构造带不同构造单元高压顶界面的深度具有明显差异,从平中区向平北区高压异常顶界面有变深的趋势,其中平中区为3.3km,平北区为3.7km。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油气的分布,高压发育与油气层分布的耦合关系分为4种类型:双封闭高压型、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常压型,其中以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和单封闭常压型为主。单封闭常压带、双封闭压力过渡带和双封闭高压带的顶部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45.
探讨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反转构造特征、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区域构造应力场调查、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构造组合样式分析、油气藏特征研究,表明反转构造是基底断裂古近纪伸展断陷期张扭性活动和古近纪末反转期压扭性活动叠加的结果,并控制形成了多种类型圈闭。基底断裂沟通了烃源岩,其古近纪末反转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一致,成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6.
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及烃源岩厚度特征分析表明,平地泉组发育湖相泥岩,在凹陷内分布广泛、厚度大,为东道海子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凹陷东北部滴南地区平地泉组烃源岩为中等-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Ⅲ型,热演化达到成熟-生油高峰阶段;平地泉组门限深度为2 350m,生油高峰深度为2 900m左右。结合邻区资料,认为东道海子凹陷主体平地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达到生油高峰-高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7.
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页1井始新世的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四上纯下亚段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通过对黄赤交角周期进行高斯带通滤波,建立了精度为0.038 ka的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共记录了80个黄赤交角周期,据此确定沙四上亚段沉积的持续时间约为3.04 Ma。依据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沙四上纯上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09~0.1 m/ka,沙四上纯下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105~0.147 m/ka。同时,天文旋回与岩性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说明天文周期是湖相细粒沉积岩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8.
Based on the new finding of Wenchang L low-resistivity light oil field, the finding proces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pool-forming pattern were studied. The oil-rock correlation, neritic reservoir type, hydrocarbon conduct system and dominant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direction,and new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 amount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by shallow lacustrine mudstone and shale of Eocene Wenchang formation could migrate from sag to Qionghai uplift distantly; neritic shoal-bar reservoir have developed in the 1st member of Zhujiang formation, dip-sag faults and regional good marine sandstone layers of the 1st and the 2nd member of Zhujiang formation have constituted hydrocarbon conduct system in Qionghai uplift; the late fault system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Dongsha tectonic movement construc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ower hydrocarbon and upper neritic shoal-bar reservoir. Therefore, the pool-forming pattern with "vertica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secondary structure-lithology-dominated" was proposed. Finally the enlightenment of explorating new finding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9.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50.
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砂砾岩体发育广泛,其岩电关系不明显;加之常规层序地层研究方法具有主观人为因素过多的弊端,制约了该地区层序地层研究工作的深化。基于测井资料的小波变换技术与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定量划分层序地层的优势。在常规层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以上两种技术,准确定量地划分了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的四级层序。研究表明:基于测井资料的小波变换技术和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分析技术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在频率域定量划分层序地层;小波变换技术分辨率高,适用于有井区,地震时频分析技术适用性广,但分辨率低,两者需结合使用。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地区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进一步可细分为5个四级层序,每个四级层序都具有粒度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