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汪曾祺的平民情结主要体现在他的平民意识上。他自认“平凡”,没有对自我的过高估价。其散文重现世生活的体验,重人性关怀和人情温暖,这就造成了他散文的平民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72.
王安忆在长篇小说《长恨歌》中塑造了程先生、康明逊、萨沙、老克腊、长脚几位男性小人物形象,他们与主人公王琦瑶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都市小人物,他们存在着共性,同时他们又个性鲜明,形象各异,分别代表了痴情型、胆小懦弱型、小混混型的小市民。塑造这些都市男性小人物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3.
刚刚上映的电影《色·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女主人公王佳芝的形象是对传统的女革命家形象的一种颠覆,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这也正是我们要直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多元的价值观与个人追求正在彰显.  相似文献   
74.
刘桢与王粲是建安文学的两位代表作家。本文拟从二人身世、遭遇、个性、文学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来探讨刘桢与王粲这两位建安诗人不相同的人品和文品。  相似文献   
75.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他既能扎根传统,学习古人,又不为传统所束缚,大胆地革新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书风。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近几十年来,王铎在中日书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王思任以聪睿灵心21岁即考中进士,为该科最年少者。但其仕途却因他的耿介性格偃蹇不顺。他先后为兴平、当涂、青浦知县,屡遭弹劾,三仕三黜,中年辞官家居,读书吟咏,纵游山水。其后虽有起复,因王思任不依附阉党,被选袁州推官也未赴任。阉党败后,王思任为九江佥事,平定骚乱,却也未免被劾的命运。甲中事后,多有人认为王思任移居山中,绝食而死。  相似文献   
77.
评析镇江和洪江有关王昌龄诗之芙蓉楼在哪里的不同说法,断定王昌龄诗之芙蓉楼在润州。镇江、洪江两市应当摆正两座芙蓉楼的位置,才能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78.
王十朋其传世墨宝真迹仅存《扎子》一篇,即所谓《宠示帖》,未见于《王十朋全集》,是一篇佚文。它涉及王十朋的政治、思想、交游、文学、书法诸方面,故特作考释,并纠正《全宋诗》之误。  相似文献   
79.
华夏文化从源头起就把人置于中心地位:天人合一,和谐共存,人是主体。傩源于远古自然宗教,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傩文化人按驱疫消灾、降吉纳福的需要,将道、释之神“拿来”,为“我”所用,并把历史或传说中非凡人物“请入”傩神“军团”。王一桃在诗里赞美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光辉灿烂,揭示了傩文化的本质特征,礼赞了萍乡傩及其发扬光大者。这首诗具有雄浑的磅礴大气,诗人还竭力追求艺术形式的尽可能完美。  相似文献   
80.
“隔与不隔”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之一.从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角度视之,可以在“所指--能指--读者还原”这一过程里见出许多重要的文艺现象,这都有利于我们对文学文本特征的进行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