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7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霍乱弧菌及副溶血弧菌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发表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引物,用于同时检测这两种弧菌。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285 bp、450 bp、643 bp。经实验验证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三对引物间无互相干扰;同时对建立的PCR检测体系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最低检测下限为2.1×103cfu/mL。 相似文献
52.
分别用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鳗弧菌(V.anguillarum)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注射感染试验,取注射后0、3、6、9、12、24 h的仿刺参体壁、肠道、呼吸树、触手和体腔细胞5种组织或细胞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基因在这5种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特征,探讨了硫氧还蛋白在仿刺参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结果显示,Trx基因在仿刺参体壁、肠道、触手、呼吸树及体腔细胞中均表达;在灿烂弧菌刺激下各组织或细胞中Trx基因变化趋势相似,呈现一种"突增-下降-再突增"的双峰型模式;鳗弧菌刺激下Trx基因表达量变化同样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与灿烂弧菌组相比反应时间与上调幅度都不同。总而言之,Trx基因在仿刺参体内有组成型和诱导型两种表达模式,并存在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和病原特异性;Trx基因参与了仿刺参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使机体免受氧化胁迫,在抵御外界病原入侵、维持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制备的抗溶藻弧菌及其外膜蛋白的纯化单抗,经3轮淘洗,获得较高程度富集的噬菌体,效价较高,第3轮淘洗比第1轮淘洗的产量高出近百倍。同时获得的阳性噬菌体经ELISA检测能与Va抗原发生强的阳性反应,确证了淘洗筛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4.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解决副溶血弧菌检测步骤复杂且周期长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磁珠提取与PCR联用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弧菌。首先通过碱性共沉淀法完成Fe3O4磁珠的制备,随后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水解正硅酸乙酯完成Fe3O4@SiO2磁珠制备。探讨了正硅酸乙酯添加量对Fe3O4@SiO2磁珠粒径和磁性的影响。以DNA提取能力为目标,已知浓度DNA为提取对象,分析了Fe3O4@SiO2磁珠粒径和提取体系pH值对Fe3O4@SiO2磁珠与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SiO2磁珠结合副溶血弧菌DNA的较佳粒径为105.89nm、Fe3O4@SiO2磁珠的SiO2层为25nm,此条件下Fe3O4@SiO2磁珠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饱和磁化强度高,在磁场的作用下10s即可完成副溶血弧菌DNA与杂质的分离,副溶血弧菌DNA的提取率高达80%(提取体系pH值为5.0)。采用优化后的Fe3O4@SiO2磁珠进行DNA提取,结合PCR联用技术,对92份市售水产样品(32份对虾、25份牡蛎、35份贻贝)进行副溶血弧菌筛查。结果表明,Fe3O4@SiO2磁珠提取的DNA均可直接用于PCR检测,被测水产样品中有17份样本的副溶血弧菌检测结果为阳性。此技术与国标检测方法(GB 4789.7—2013)相比,检测时间由一周缩短至4h,提高了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效率。磁珠提取结合PCR联用技术可检测不同食品中的多种微生物菌种,此研究为食品中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实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
常用抗菌渔药对致病性鳗弧菌作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常用抗菌渔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5倍MIC下抑菌圈直径为参数,比较7种常用抗菌渔药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鳗弧菌的抑杀菌效果.甲砜霉素的MIC最小为0.8μg/mL,庆大霉素最大为6.4μg/mL;在5倍MIC下,7种常用抗菌渔药抑菌圈分别为:庆大霉素1.90cm,氟哌酸1.50cm,链霉素1.43cm,土霉素1.43cm,烟酸诺氟沙星1.43cm,氟甲砜霉素1.40cm,甲砜霉素1.33cm.鳗弧菌对庆大霉素和氟哌酸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土霉素、烟酸诺氟沙星、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中度敏感;烟酸诺氟沙星与甲砜霉素的联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6.
利用疫苗对养殖鱼类进行疾病预防正得到逐步应用,而减毒活疫苗通过浸泡方式也能使鱼体获得较高的免疫保护力。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对鳗弧菌减毒活疫苗MVAV6203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首先进行了疫苗对斑马鱼毒性实验,每条鱼注射免疫的半致死量为9.26×10^4CFU;其次分析了鳗弧茵在水体中的存活情况,菌体浓度在1.0×10... 相似文献
57.
烟台海域发光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鸿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4):34-40
在烟台黄海海域所捕获的鱼的内脏和体表分离得到27株海洋发光细菌,经生理、营养和形态学的特性鉴定为三个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Vibrio orientalis和V.splendidus biotype Ⅰ.其主要表型特征和已报道的相一致.根据文献,V.splendidus biotype Ⅰ属世界罕见,至今它是我国分离成功的第二株,V.prientalis,和V.splendidus biotype Ⅰ,此外,实验证明分布于整个黄海. 相似文献
58.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法,从患红体综合症的青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各分离到一个菌体,两个菌株的生长和生化特性完全一致,定名为青虾980910,以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青虾,可引起虾发病死亡,表明为病原菌,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弧形,有一根细长的鞭毛,经API-20E试条生化分析,鉴定为拟态弧菌,药敏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氟派酸,荼啶酸,利复平等敏感。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粪便中弧菌科细菌的检测,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方法:对136例腹泻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6例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气单胞菌属16株,占11.8%,其中25%菌株是嗜水性气单胞菌.结论:弧菌科的细菌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相似文献
60.
庄铁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
河弧菌(Vitrio fluviatis)是新定名的一种食物中毒病原菌,作者从海水、海泥、牡蛎和红树林(秋茄)落叶等样品,用通行的分离培养基(TCBS),根据形态特征检出100株可疑菌株,再通过32项基本生化特性的测定,并参照已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到3株河弧菌,按该菌定名者lee等人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它们归属于河弧菌生约Ⅰ型,本文叙述了分离方法、鉴定依据及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