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列为城镇化优先主题,城镇规划与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遇到了一些挑战。本文分析了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任务落实情况、技术进展,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2.
通过分析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违反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的问题,并提出了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契机,利用城镇化过程控制人口增长、保证农业与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最终实现大、中城市与特色小城镇共同繁荣,实现农民真正城镇化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为我省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通过实证分析2000-2008年藁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发现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该市的土地利用存在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与建设用地面积快速相矛盾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评价了解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找出影响区域可持续水平的关键因子。最后,针对关键因子,提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4.
贺龙  吴迪  白雪 《科技信息》2013,(5):45-45,94
"走西口"历史沿线农耕聚落是基于晋、陕地区人地矛盾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压力下形成的。当外部压力消失,同时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走西口"历史沿线农耕聚落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出现了多元化的更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历程,是社会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是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陕西城镇化进程中的省情、特点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有陕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6.
通过问卷对一个被整体城镇化了的平话言语社区——南宁市万秀村进行了语言态度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万秀村平话人对平话、南宁白话和普通话的选用情况,进而探讨平话言语社区人们对平话、南宁白话和普通话的态度。  相似文献   
57.
董雅滨 《科技资讯》2006,(24):106-10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土地资源变得紧缺,各要素的高度集聚出现副面效应,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而探讨了本省城镇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描述了常熟城镇化过程的特点,并运用了年平均递增率的方法,对2000年之后,常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0.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外延式扩张的深入,产生了“城中村”这一特有现象。在对城中村的改造中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景观、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使“城中村”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不和谐音符。用生态文明理念对其整治,注重内涵式构建,使物质景观、村民的文化与行为方式、规划与管理机制、村民的就业观念等融入城市,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