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7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视频图像压缩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之一。随着小波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基于小波的视频图像压缩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业界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对近十几年来小波图像压缩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小波技术在视频图像压缩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小波视频压缩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02.
USB KEY因其小巧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它不仅仅是数字证书的重要存储介质,USBKEY还在Windows系统中用作为加密服务提供体CSP(Cryptographic Service Provider)。这样,通过Windows的CryptoAPI,USB KEY提供的CSP就完成各种网络安全应用。在深入分析微软加密体系结构以及CSP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USB KEY上CSP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803.
设计了一种基于CPLD、USB2.0和单色CCD的数字图像采集系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特点并给出了产生这些模块驱动和控制时序程序的原理,最后给出了时序仿真的结果,得出所有时序逻辑满足系统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804.
周冲  刘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2):5935-59385953
随着USB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驱动程序开发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WDM驱动程序模型和USB分层结构的作了详细介绍,并以EZ-USB芯片USB设备为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DriverWorks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基于WDM的USB驱动程序,以及驱动程序的调试及加载,以此来加深对USB驱动程序开发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805.
提出了一种简化嵌入式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应用程序设计的方法,其要点是在汇编编译器里增加处理“头文件”、“宏”和“代码生成器”的功能;以基于ET44M210微控制器的带USB接口的模拟信号采集器为应用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优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6.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回弹仪系统,该系统采用线阵CCD成像原理进行位置信号的非接触式检测,实现了信号的无损检测;利用PIC单片机自带USB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文中重点分析了基于PIC16C765单片机的CCD驱动电路设计、图像信号的采集电路及PIC16C765集成的USB模块通信协议的开发等,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性好及采集数据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807.
介绍了XML的概念,以及在SQL Server 2000中,使用SELECT语句可以把查询结果存储为XML文档,使用OPENXML语句提供了在关系数据库表中存储XML文档的功能.分析了XML和SQL Server 2000数据交换的几种方式,并实际实现了SQL Server 2000和XML之间的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808.
对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阐述,并以操作系统中存在的“返回上级目录”漏洞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09.
针对隔震结构隔震支座布置最优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的隔震支座布置优化方法:先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隔震层参数优化,再采用线性规划法完成隔震支座布置优化.整个过程需要优化算法和动力分析相结合,采用SAP2000 API函数库与MATLAB,实现隔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与优化程序的相互调用.用一个实际隔震工程分析表明:与原设计方案相比,采用本方法确定的隔震支座布置方案,水平向减震系数可减小约12%,各支座最大位移减小约21%,隔震层造价增加约14%,说明该方法优化结果可靠,可有效提高隔震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