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对管道进口段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水平钻井过程中接单根后只循环泥浆和开泵同时钻进两种情况下岩屑床的变形机理。研究表明,环空流场的水动力通过对床面岩屑的紊动扩散作用而携运岩屑,达到洗井的目的.根据紊动扩散方程,得出了循环泥浆引起的岩屑浓度的分布规律和岩屑床的扩散速率,由此可计算出清洗岩屑床的泥浆循环时间等参数。  相似文献   
63.
基于SMAC(simplified marker and cell)方法和交错网格技术,发展了一套在贴体坐标系下求解三维不可压缩流动的数值算法,并应用该方法求解以逆变速度和压力为未知变量的Navier-Stokes方程,对弯曲度为2.3的三维90°方形截面弯管内部不可压缩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SMAC方法对强曲率弯管内流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其主流和两次流的运动规律,从而证明了本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用数值方法对处于等热流边界条件下的扭曲方管内层流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体的平均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主要受扭率和雷诺数的影响.在同一扭率下,管内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加,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在同一雷诺数下,管内的平均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随着扭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扭率和雷诺数时,扭曲方管的强化传热指标均〉1,证明扭曲方管具有强化传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渐扩方通道内的对流换热特性以及二次流强度进行了研究.对Re数50~800,渐扩角1.5°~3.5°条件下渐扩管的传热和二次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沿主流方向的截面上,二次流强度在管壁中间区域处较强,而在方管的4个角上较弱;在一定的渐扩角下,周向平均Nu数随Re数增大而增大,二次流强度也随Re数增大而增大;在同一Re数下Nu数随渐扩角的增加而减小,而Se数随渐扩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口段的长度对渐扩段的换热情况有一定的影响,而出口段的长度对渐扩段的换热情况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6.
不同湍流模型在90°弯管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湍流模型对弯管内部流动模拟的影响因素,在90°弯管PIV(粒子成像测速仪)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6种湍流模式模拟了方形截面90°弯管内的三维湍流流动,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试验与数值计算的比较结果,选择较优的湍流模型模拟了半径r=164mm的速度分布曲线以及各个截面内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LES(大涡模拟)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流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其他湍流模型模拟弯管直线段时,计算误差较小,而一旦流体进入弯曲段后,计算值与试验值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RNG(重正化群)k-ε(湍动能-耗散率)湍流模型,LES模型计算半径r=164mm上速度分布与试验值更为接近.此外,LE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弯管各个断面上的二次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67.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某喷水推进高速巡逻艇航速未达设计值的原因,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进水口和格栅设计不当造成喷水推进泵流量偏离设计值进而致使喷水推进泵效率降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装有格栅的进水口“流通能力保持不变”的设计准则并应用于该实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装有格栅的进水流道的一般设计方法:先设计一个最优的无格栅进水流道及进水口,运用“流通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准则再为加装格栅后的最优进水流道重新设计进水口.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碳纤维布加固后预应力空心板延性的变化,进行了7块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空心板试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了碳纤维布粘贴量和粘贴方式对延性的影响,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空心板曲率延性系数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粘贴量和粘贴方式对位移延性系数影响明显,随着碳纤维布粘贴量的增加,试件位移延性系数减小,单层双幅粘贴方式下,延性系数最大。曲率延性系数计算值与位移延性系数之比在0.82左右,所提出的曲率延性系数计算方法是偏于安全的,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9.
邱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7):2914-2922
当今大型民机无一例外均采用降噪声衬来满足噪声控制要求.已有的航空发动机降噪工作主要是针对风扇前传噪声进行声衬优化设计且为二维轴对称声衬降噪设计.与风扇前传噪声相比,风扇后传噪声的准确预测是个挑战.基于抛物线近似技术和Kriging代理模型技术,提出了风扇后传噪声三维降噪声衬设计方法和流程.首先基于线化欧拉方程,推导了其...  相似文献   
70.
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或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 ~2 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