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57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针对现有车牌定位算法鲁棒性不够、准确度不高以及参数设置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边缘颜色对特征以及笔画穿越双层检测车牌定位算法,不但充分利用车牌边缘颜色搭配信息,而且有效利用了车牌字符结构信息。粗检测阶段:首先进行边缘检测,人工收集所有搭配的彩色边缘特征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建立车牌边缘颜色对覆盖分类学习模型,然后利用车牌边缘颜色对覆盖分类学习模型,并利用先验信息进行形态学处理形成车牌候选区域。验证阶段:针对粗检测车牌候选区域,扫描车牌边缘穿越信息,最后利用车牌区域整体边缘分布覆盖分类模型进行候选区域验证处理。该方法利用车牌背景与字符具有固定颜色搭配的重要特点,综合利用了车牌的结构特征和纹理特征,提高了车牌定位的可靠性。实验采用100幅含有不同颜色搭配的车牌图像进行实验,定位准确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52.
针对森林草原浅覆盖区地质填图隐伏地质体识别问题,基于土壤对原岩成分的继承性,提出了化探特征因子传递法。该方法是利用移动窗口将研究区滑动覆盖,每个窗口内进行因子分析并做岩性判断,进而将不同窗口内具有同一类特征因子的样品连接起来即完成对全区的岩性识别。试验表明,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能提高隐伏地质体识别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填图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为化探数据辅助地质填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多拇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先天性多拇畸形的患者进行手术,通过皮肤切口的设计,骨骼支架的建立,关节的修复,拇外展功能的重建等方面的治疗.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进行3个月至2 a的随访,拇指的外形及功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先天性多拇畸形临床治疗需综合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多UAV协同区域覆盖搜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辉  沈林成  霍霄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472-2476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区域覆盖搜索问题,为降低问题求解的复杂度,将其分解为多UAV任务区域分配和完全覆盖路径规划两个子问题,对子问题分别优化求解。建立了无人机任务执行代价模型,采用分层模糊推理求解无人机的性能评估指数,根据性能评估指数采用基于面积的区域分割方法实现多无人机搜索任务区域的分配。分析了无人机实现区域内覆盖搜索的最优路径问题,给出了在特定多边形区域下最小代价的搜索模式和搜索路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大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肠镜检查等手段,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肠道出血、肠梗阻等.其临床分型大体可分为息肉样型、浸润型、溃疡型3种.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为腺癌、粘液癌和未分化癌.通过对265例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及早诊断与治疗,有利于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长期遥感监测的方法,研究我国东南部降雨充沛、土壤易被侵蚀的红壤区县级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方法】以福建长汀县为研究区,借助2013—2015年高分辨率(1~1.5 m)的Google Earth影像和2015年7月实地调查数据结果为分类蓝本及先验知识,利用1976—2014年8期Landsat MSS/TM数据和专家分类系统把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森林、灌丛、农田、居民地和裸地共5大类,通过混淆矩阵结合统计数据,分别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并基于分类结果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专家分类系统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精度(85%以上)较高; 40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率一直较高(81.5%~88.3%); 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农田面积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灌丛面积总体减少。研究区中部在20世纪80年代存在大量裸土区,1985年以后持续大量减少,2010年以后趋于稳定; 居民地在1995年以后面积经历快速增长阶段,2010年后趋于稳定; 总体耕地面积较少,主要分布在居民地附近。【结论】长汀县植被覆盖在40年间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时空变化,驱动因子在不同阶段也不相同。植被覆盖面积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总体的面积增加。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植被覆盖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植树造林工程使得森林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使得裸土面积减少; 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的驱动因素是城镇化,城镇化造成居民地面积的扩张和灌丛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57.
A sample‐based method in Kolsrud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07; 26 (3): 171–188)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ime‐simultaneous prediction band for a univariate time series is extended to produce a variable‐ and time‐simultaneous prediction box for a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A measure of distance based on the L ‐norm is applied to a learning sample of multivariate time trajectories, which can be mean‐ and/or variance‐nonstationary. Based on the ranking of distances to the centre of the sample, a subsample of the most central multivariate trajectories is selected. A prediction box is constructed by circumscribing the subsample with a hyperrectangle. The fraction of central trajectories selected into the subsample can be calibrated by bootstrap such that the expected coverage of the box equals a prescribed nominal level. The method i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data depth, and thence modified to increase coverage. Applications to simulated and empirical data illustrate the method, which is also compared to several other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adapted to the multivariate setting.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多无人机执行区域覆盖任务时,存在覆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垂直区域宽度分解的无人机覆盖航迹规划算法。首先,为了尽可能以最少的转弯次数完成任务,提出了垂直区域宽度分解法。然后,考虑到实际运用中由于飞手数量与无人机数量不匹配,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使用垂直区域宽度分解法将任务区域分解为待覆盖的子航迹集合,并建立了以时间代价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子航迹分配模型,来根据飞手数量与无人机数量动态的将子航迹进行均衡分配,达到提高覆盖效率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一般假设故障是独立的,且检测到的故障能够被排除。但在工程中,一些检测到的故障可能无法排除,在排除过程中也可能会引入新的故障。考虑上述因素,本文假设故障的引入过程与时间呈现非线性关系,通过测试覆盖率函数来表示软件故障检测率,建立了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 NHPP)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为规避参数估计过程中模型函数导数连续性和存在性的限制,应用一个自适应变化的实值遗传算法进行计算。最后通过一个真实软件失效数据集对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利用不同的评价准则将所提模型和现有模型进行比较,说明所提模型的优越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0.
针对三维环境下的多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全覆盖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Glasius生物启发神经网络(Glasius 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GBNN)的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对AUV的水下工作环境构建离散的三维栅格地图;根据栅格地图,建立相对应的三维GBNN模型;根据GBNN活性值的动态变化,AUV规划各自的搜索路径,对水下任务区域进行全覆盖搜索。仿真结果表示,多AUV可以协同完成覆盖搜索任务,能够自动避开各类静态和动态的障碍物,自动逃离路径的死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