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改善增程式电动汽车各项性能。依据某款电动汽车性能要求,对整车动力系统进行了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在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dvisor对蓄电池、发电机等模型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建模,分别计算出了发动机的高效与最优工作区域,建立了动力切换控制逻辑关系。在CYC_1015循环工况下对整车性能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均得到显著改善,最高车速大于140km/h,燃油机节油率达到37%,电动机峰值扭矩170Nm,工作效率为82.8%,比优化前提高3%。发动机峰值扭矩80Nm,工作效率为19.4%,比优化前提高29%。HC、CO与NOx排放量与优化前相比分别减少了75%、69.3%、100%。  相似文献   
42.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是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过渡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动力转向系统(ECIPS) 作为电动化底盘集成控制系统(ECIS)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电动汽车的设计与装配具有重要的影响. 动力转向系统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测量噪声和干扰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包含离散事件与连续事件的混杂动力学系统. 分析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及其动力学行为,基于动力转向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控制状态和控制系统实现流程,建立了反映连续和离散控制行为的混杂控制系统模型. 建立了动力转向系统的混杂控制流程和切换控制结构,进行了25km/h和45km/h下的蛇形实验. 结果表明:在25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1.68%和41.79%, 在45km/h下,转向系统转矩的峰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0.92%和30.67%,转向轻便性得到明显改善.混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混杂控制结构反映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特征,不仅揭示了动力转向系统的连续系统工作行为,也反映了离散事件特征,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性能的改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3.
采用全桥拓扑主电路,运用UC3825脉宽调制控制芯片和集成功率模块,设计了伺服系统的功率开关电源。主开关管采用的集成功率模块自带驱动功率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电路,并有输出短路、过流、过热及欠压保护功能;着重给出了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的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电源的功率转换效率可达80%;输出电压保持时间长达20ms;其电压调节范围宽和纹波小的特点保证了伺服系统控制的稳定度。各种保护措施的设计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减少了对电网的干扰。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分析和修改了R.S.兰哈瓦提出的切换控制器后,给出了更加完善和实用的反馈切换式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误差的大小,误差变化速率以及方向自动地改变反馈极性和控制策略。为使大惯性系统获得较快而又无超调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讨论了复合开关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和开关特性,提供了实测数据和应用电路实例。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一类三维分段光滑系统的穿越极限环.由于相空间被一个超平面分成两个区域,因而系统呈现两个不同的向量场.此外,系统还具有two-fold点,且在该点处两个向量场都与该超平面相切.本文证明系统穿越极限环的最大个数是2,给出了存在一个和两个穿越极限环的充要条件,并确定其周期及在切换流形上的穿越位置.  相似文献   
47.
针对虚拟机迁移停机时间段内数据包的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异步缓存协议,保证了虚拟机通信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使虚拟机迁移过程对应用程序完全透明.为了解决虚拟机跨局域网通信问题,引入overlay虚拟网络模型,并针对虚拟网络效率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的虚拟网络架构,解决了现有虚拟机在线迁移不能跨局域网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8.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技术(X.25),帧中继(FR)和异步转移模式(ATM),IP交换,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等多种数据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就这几种交换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PLC在有强干扰源的环境下工作时,提高其可靠性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50.
以太网的性能评估方法已不适合目前的网络状况,本文探讨目前流行的交换式局域网的性能评估方法,通过4个模型建立和5个参数的选择,建立一种有效、实用的交换式局域网的性能评估方法.可以改善和提高网络性能进行,化解网络瓶颈,优化网络配置,更加有效地进行网络性能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