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系统科学   246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2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空间滤波法的零频滤波与刀口滤波显示位相型物体的非均匀位相分布进行较为普遍且详尽的分析讨论,并给出一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2.
对分光调节过程出现的一些光学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存取机制,根据面向对象语义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类、对象的存储模型以及一种可查询类层次对象和单类对象的复合对象索引机制,对象标识的选择便于对象的查询,在此之上实现了复杂对象的存储管理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利用模板技术在母语中定义持久类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抽象持久类的一般特性定义出持久类的共同的类模板,定义持久类的过程就是由类模板生成模板类的过程.该方法完全区分持久语义和挥发语义,能很好地处理属性的多态性,易于管理持久对象,为最终实现面向对象数据库和持久性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建立了多智能集成知识系统的一种通用体系结构,使之融合多种形式的知识表达和处理方法.通过语义表和复合对象机制扩展现有的面向对象形式框架,以实现这一体系结构,其中类语义表、继承关系语义表和变量语义表增强面向对象形式框架关于类、继承关系和变量成员的说明性语义,并借助于伴随类的引入使复合对象的表示与面向对象方法的重用性原则一致.  相似文献   
76.
针对一类变参数对象,本文提出了一种主、副调均采用鲁棒调节器的双环串级控制方法,并给出了这种系统的设计和整定步骤。应用该方法对某电厂变参数过热汽温控制的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一类变参数对象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动态品质和鲁棒性。该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采用鲁棒调节器的多环串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7.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知识表示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知识表示模式,采用结构对象类来表示知识单元,定义组合运算作为对象间的操作机制,并结合实例具体说明了该表示技术。  相似文献   
78.
作者在分析OSI模型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面向对象的抽象、封装、模块化的思想,实现了OSI层接口的设想,并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划分系统通信的体系结构类。  相似文献   
79.
利用磁偶极子磁场的逆变换公式,推导出通过物体磁场及其梯度表示的用于解决磁性物体探测等问题中的线性方程组,解决了以往在求解该问题过程中缺乏清晰的理论模型及计算误差较大等问题.在计算机上所作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对该方法的实施硬件及探测器分辨率与探测误差等关系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80.
论述了农产品储运与加工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与手段,一方面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修订教学计划,组织好教材建设;详细论述了实验教学、参观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在食品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了实践环节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